画桥

时间:2025-05-26 17:23:00

简媛

如果因为一簇玫瑰驻足,这并不出奇。而被青墙上一丛野生的水麻攫住目光,于我却是头一遭。我本是要拐过前面的墙角直奔画桥去的,可突然走不动了,像是被人抱住了身子。你看啊,那些绿油油、水汪汪的叶片在黄昏中舒展,每一片叶子、每一株茎秆都勃发生机,仿佛将整个春天的生命力都揉进了这丛绿意里。难道它看出了我的萎蔫和忧伤吗?不算最差的,我来到了这里,追梦又或是还愿,和这里的人,和画桥,和青墙一起。就在我被这一簇盎然的生命力触动时,转角处的画桥已在向我招手——原来,奔赴已久的相逢,总在不经意间与另一场惊喜相遇。

走进吉首亁州古城,沿着万榕江往前,我的脚步早已被画桥牵引。拐进一条老巷,往里走,不想导航,由着心意往前。看见一坡石阶,像是它在向我招手,我笑盈盈地向它走去,一直走到了河边。河面上,对岸的樟树将倒影泼墨般铺展,青碧的枝叶染绿了江水。朋友突然指着对岸:“那是一棵还是两棵树?”“一棵啊。”那么笃定。“不对。是两棵。”朋友狡黠一笑。再凝神细看。果然。不同深浅的绿意里分明藏着两棵树的默契。回首望向石阶旁的门牌——“铁匠码头”。想从前,这里也是响声叮咚,人来人往,好生热闹。而此刻,门前闲谈的汉子神色淡漠,这座曾熙熙攘攘的码头,早已在时光里褪去了繁华。

五年前,我在微信朋友圈偶然瞥见画桥的照片,得知那独特的设计出自黄永玉先生之手。自那时起,与画桥相见的念头便在心底悄然生根。更早些年,在长沙的一场画展上,我曾与黄永玉先生的画作相遇。站在画前,我竟忘形大笑,那些跃然纸上的鲜活人事,仿佛老友讲述的故事,字字句句直击心底。原来,艺术的共鸣,从不需要刻意掩饰。

我是专门为画桥来的。越是临近画桥,心跳越是慌乱,好似赴酝酿多年的暗恋之约。就要见到画桥了,我却不愿陡然闯入,甚至想躲在一旁偷偷看它,又想给自己戴上面罩以陌生人的身份悄然出现。真是令人窒息,画桥似乎早就知晓我的心思,为我的胆怯、躲闪做了充分的准备。是的,我踏上了画桥,如同踏上另一趟旅程。

踏上画桥的瞬间,恍若开启另一重时空。第一层步道形似湘西吊脚楼,桥身两侧的钢片静默伫立。它们究竟是守护的臂膀,还是警醒的箴言?我不得而知,只觉先前的紧张与兴奋都化作了安宁。倚着桥栏,我在桥上站了许久,看江上游船穿梭,岸边录视频的少女边唱边跳,欢笑声一片,辛女桥上的许愿红绸随风摇曳。原来,我们以为逃离的红尘,不过是另一程奔赴。

我呢?明明奔着心中的画桥来,可画桥的入口,已经大门紧锁,像是有意要在我面前保持它的神秘。我只能在它的脚下,它的身前身后,或左右,徘徊、打量、窃窃私语,甚至吐露心声。我并不遗憾,反而释然——或许正是这份若即若离,才让期待与思念有了安放之处。那些欢喜与悲痛、牵挂与思念,都在画桥的光影里悄然消融、和解。

青墙上,黄永玉老师的字迹清晰如刻:“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风掠过江面,带着湘西特有的湿润,将这句话轻轻种进心里。我终于懂得,我爱上的何止是一座桥,更是藏在桥里的艺术、岁月,与未曾言说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