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挑大梁 海上新山东|烟台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2家

时间:2025-09-11 10:22:00

水母网9月1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昨天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记者见面会。记者从见面会上获悉,近年来,烟台市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先行先试“链长制”工作机制,以“链长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目前,烟台市已形成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多门类发展格局,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到212家,拥有上市企业6家、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山东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

为进一步释放产业潜能、推动集群化发展,烟台市着力规划并打造了“蓝色药谷”园区品牌。烟台市规划构建“1+3+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以东部牟平区、高新区为领建园区,联动发展中部生命科学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高端药械集聚发展区、南部高端原料药绿色承载区,以及其他区域“X”个特色载体。目前,总投资120亿元、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的蓝色药谷生命岛已全面投入运营,吸引了34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其中蓝纳成、埃格林、强联智创等企业已完成多轮融资,正在推动IPO上市。此外,牟平区超级工厂、高新区IVD医疗器械产业园、黄渤海新区国际生物药谷、莱阳市瑞宝特国药医药产业园、龙口市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综保区蓝色药港等一批专业园区正加速建设,绿叶、荣昌、石药3个百亿级企业园区持续扩建增产,构筑起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

要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持续突围,关键在于以创新激活内生动力。“我市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统筹打造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检验审批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产业垂直生态体系。”见面会上,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克良介绍,在产品研发环节,建立“1个中科环渤海高研院+100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创新体系;在成果转化环节,协调联动本地公共技术平台和中试平台,打通成果转化路径;在检验审批环节,落地省药监局审评核查烟台分中心等4大专业机构,大幅加快企业产品上市进程;在生产销售环节,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打造独家推广优势。在创新体系驱动下,烟台市近年来累计上市投产6款1类新药,全省领先,预计未来5年还将有超过13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创新好药、烟台制造”品牌将更加闪亮。

全链条垂直生态体系的构建,不仅为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打通了从研发到销售的关键堵点,更积累了雄厚的创新实力与产业基础。在此之上,烟台市瞄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主动布局前沿创新赛道,通过聚焦优势领域、培育多元增长点,全力塑造具有烟台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烟台市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两大前沿赛道,同步培育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原料药、中医药、特医食品、医美等多领域增长点。在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赛道,蓝色药谷生命岛是国内取得核药生产环评资质面积最大的园区,目前共有12款1类核药进入临床,加快打造核药、核医疗产业高地。在细胞与基因治疗赛道,市政府与国家卫健委科研所签署了2项国家任务书,投资2.97亿元建成国内级别最高、内容最全的细胞产品中试平台,可大幅降低企业落地成本,将吸引一批细胞药物企业和机构入驻,打造国内细胞药物产业先导区。

下一步,烟台市将继续坚持“链长制”引领,不断提升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烟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