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法院:把司法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

时间:2025-08-23 06:54:00

8月16日,在息烽县某工业园区的车间里,企业负责人王女士刚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提交完立案申请。“以前要自己抽空跑到法院办理,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搞定,这也太给力了!”她的感慨,正是息烽县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息烽县法院紧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三个聚焦为抓手,把司法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用实打实的举措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息烽县经开区与息烽县人民法院召开共话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

聚焦高效落实:从顶层设计到落地生根

走进息烽县法院驻经开区法官工作站,四贵四心服务理念的展板格外醒目——以效率、和谐、便利、法治为贵,让企业省心、暖心、舒心、安心。

为了让服务理念落地,法院专门成立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摸索出独特的“43255”工作法。翻开制度汇编,《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服务联系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等22项制度清晰明了,从案件办理到企业服务都有章可循。“我们把营商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干得好不好,数据说了算。”法院工作人员介绍,全周期跟踪监管让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去年一起涉企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向法院送来锦旗

聚焦主责主业:让司法服务“跑”在企业需求前

“没想到那么快就拿到了判决书,比预期快了近一个月。”某建材公司的代理律师对涉企案件的审理速度印象深刻。这背后,是息烽县法院组建的速裁团队在发力——涉企案件一律享受五优先待遇,从排期、送达、开庭到裁判、结案,全程加速不拖沓。2025年以来,当地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51.56天,较去年快了15.77天。

在执行环节,法院更显刚柔并济。一家生产型企业因债务纠纷被申请执行,法官没有简单一封了之,而是协调双方达成和解,允许企业分期履行。“既保住了我们的生产,也保障了申请人的权益,真是双赢。”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今年以来,息烽县法院已为民营企业执行到位资金近5000万元。

诉讼服务也在不断升级。企业通过网上立案的比例越来越高,今年已有1668件涉企案件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立案。线下绿色通道则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法律咨询到信访投诉,企业的需求在这里能得到一站式回应。

聚焦职能延伸:把司法驿站建在企业家门口

小寨坝镇工业园区旁,绿色营商特色法庭的牌子很显眼。这里不仅能开庭审案,还能为周边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而在经开区的法官工作站,首场庭审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84.6万人观看,成了普法宣传的网红现场。成立至今,工作站已为企业答疑300余次,成了企业身边的法治顾问。

府院联动则让服务更有合力。息烽县法院联合政府出台的三十条服务举措,从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入手,提供精准司法保障。这种创新机制还被纳入全省改革工作动态,成了可复制的息烽经验。

法官们还常带着法治大礼包走进企业。今年以来,65次实地走访中,他们不仅解答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等法律问题,还帮30多家企业解决了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法官上门送服务,就像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当地企业家们纷纷点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左春林

编辑 班浪

二审 王纯亮

三审 成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