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关键期 地方谋划二季度经济稳增长

时间:2025-04-30 08:59:00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经济参考报》4月30日刊发记者汪子旭采写的文章《抢抓关键期 地方谋划二季度经济稳增长》。文章称,二季度被视为影响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窗口期。近期,随着各省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各地纷纷抢抓关键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经济工作。其中,大力提振消费需求、稳住外贸基本盘以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成为关键词。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今年经济一季度“成绩单”。从经济增速看,西藏、湖北、甘肃、安徽、宁夏等19地一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的5.4%。其中,西藏为7.9%,湖北为6.3%,甘肃、安徽为6.2%,宁夏、浙江、山东为6.0%。

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从地方来看,工业经济也成为多地一季度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特别是新兴产业动能强劲。

湖北省一季度GDP实现近12个季度最高增速。其中,传统产业升级,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带动钢铁、化工、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0%、18.2%、9.2%。一季度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新技术新产品跑出加速度,带动高端制造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和25.4%。

尽管多省份一季度经济处于稳定增长通道,不过多地也表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仍较突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时值二季度承上启下的关键窗口期,地方密集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重点,大力提振消费需求、稳住外贸基本盘以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成为关键词。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围绕促消费扩内需,各地也纷纷推出针对性举措。根据4月28日河南省发布的《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河南省将开展第二季度促消费活动,制定家电拆解补贴分配政策,“五一”假期前后发放文旅出行消费券。

近期,吉林、广东、上海等多地纷纷出台或审议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居民增收、减负到提升、培育消费质量等各环节都提出支持政策,在用好年度内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基础上,省级财政再安排2亿元,加力支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强调要全力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优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结合“五一”、端午假期推出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

“总体上看,扩消费是接下来主要的发力点。着眼于应对外部波动,耐用消费品换新政策还有较大的加码空间。此外,部分地方出台自选动作,把促消费的范围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表示,当前内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预计二季度,在针对性增量政策的推动下,内需贡献将进一步增长,有力抵消外部冲击。

在外部冲击下,稳住外贸基本盘也成为多地下一阶段稳经济的重点。广东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强调要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抢抓订单,发展中间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稳定发展,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等制度衔接融合,积极推进出口转内销;浙江省政府月内十余次部署稳外贸工作、调研外贸企业;福建省主要领导率领代表团走访了阿根廷等国家,举办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此外,多个省份还强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辽宁省近期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奋战二季度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提升产业能级,稳住工业大盘,多措并举稳车稳油稳钢,切实抓好新旧动能转换。上海市在二季度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基本路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全国层面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将加快实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多项既定政策也将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断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将锚定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