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梅焕 实习生 董宝栩)8月21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长江行走进云南”专场活动在昆明举行,该活动是“2025沪滇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吸引了科技管理部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旨在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科技合作。
活动现场 张梅焕 摄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构成,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科技策源能力、突破重点科技领域“卡脖子”难题的核心物质基础,更是我国抢占全球科技高地的战略要地。本次活动在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云南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由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理事会联合多方机构策划举办。
会上,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会嘉宾也分别围绕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大数据平台等作情况介绍,并开展互动交流。
在云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石,对推动全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绿色能源领域,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创造8项“世界第一”、15项“行业首次”和8项“水电工程突破”,首创全坝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大坝”,为绿色能源产业筑牢发展根基;在天文观测领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在丽江高美古天文基地建成国内首座现代日冕仪观测设施,有力推动我国天文科学发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2009年投入运行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万余种珍贵野生植物种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育种、新药研发等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云南加速布局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一部手机种好三七”让农民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科学种植与高效管理。
云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各方通过深入了解云南科技发展现状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为科技创新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同时,希望借此进一步加强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科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