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治堵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开展,到11位“治堵观察员”上任,让我们看看——今年,临沂有啥治堵妙招?
在临沂客户端讯4月20日下午,一辆公交车自市政务服务中心出发,途经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临商银行拆旧见绿停车场、临沂第三十五中学等处,车上乘客有自媒体从业者、社区工作人员、道路设计工程师等,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新上任的“治堵观察员”,也有着共同的目的——乘着公交看治堵。

“乘着公交看治堵”活动。
“治堵观察员”都干什么?据介绍,“治堵观察员”都曾为临沂治堵提出“金点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不仅是治堵工作的观察员,同时也是宣传员、联络员、监督员。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张临沂治堵“成绩单”逐渐展开:近年来,全市建成过街通道15处,建设公共停车位2万个,建设林荫护学步道15条,累计为32所学校开通助学公交线路60余条。学圈、医圈、商圈、景圈治堵都有新突破,中心城区通勤高峰平均拥堵指数为1.462,同比下降1.81%,实现平均拥堵指数和排名连续两年“双下降”。

4月20日下午,“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治堵献一策”颁奖暨治堵观察员聘任活动举行。会上,为治堵观察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11位“治堵观察员”也不断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虽然增加城市交通硬件可以改善交通拥堵,但治堵的根本在于每个交通参与者提高个人交通出行素养。”观察员樊凯希望更多车主可以不加塞、不压车、会车交错通行,提高出行效率。观察员赵君妮结合社区工作经验,提出试点“公交车社区微循环”、设置“10分钟接驳专车”建议,加速缓解社区周边的拥堵情况。
市民建言、开门听音,无疑是临沂治堵的妙招。据悉,今年1月8日至3月7日举办的“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治堵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中,全市累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5.2万条。其中,既有关于城市微循环改造、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的创新方案,又有关于设置学校潮汐车道、加强龟速行驶和违停车辆治理的管理建议,将于近期逐步推动实施。

“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治堵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网友留言。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僵尸车”治理的相关建议,得到了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快速响应。截至目前,全市共劝离或拖移“僵尸车”400多辆,区域停车设施使用效率得到改善。
“交通拥堵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最好的治堵方案,永远藏在民心深处。”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杜以坤深有感触。他表示,接下来将加大“治堵观察员”选聘力度,吸收更多热心市民加入,积极营造全民治堵的浓厚氛围。
交通拥堵治理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相信在全民建言的“治堵妙招”下,临沂的治堵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城市交通也将越来越顺。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家君 通讯员 屈杨
编辑: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