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生:添“绿”有利 何乐不为

时间:2025-04-10 07:06:00

家里过期的报纸刊物太多,每日数张每周一堆足月成捆,更有快递盒等时时“助虐”。当下正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换季时节,昔日遮风挡寒的旧衣急需“断舍离”。忽然楼发现梯口有小贴士:“绿色生活、两网融合;每周一上午,再生资源回收……”如获“令箭”一般,虽是“三钿不值两钿”,我也就不免俗了。在某次聚会“畅聊时间”里,随口说起这“绿色生活、两网融合”的小事,本想抖个包袱逗逗乐,孰料边上有熟人很认真地问如何操作。

阳春三月,绿色象征清纯和成长。日出日落,生活本无色;只是日复一日中,变得更精进更精彩,对自然界也索取更多。“绿色生活”的缘起就为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若用著名诗句注释“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违和。

原先不很了解“两网”,查询方知特指“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这两张网。人们享受便利、品尝美味;仍要为处置越来越多的厨余垃圾、废旧衣物烦恼。起初以为私人私事无论焚烧、填埋皆由己定,只要“眼不见,心不烦”即可。随即发现鸵鸟似的糊弄环境,定会遭受更大报复。充分利用资源不仅对环境扰动最小,而且能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收益。就个人而言,资源回收会得到些许回报,为餐桌添个菜给家庭温馨加点分,何乐不为?在社区慈善捐献时潇洒地刷码签名,当然是“上台面”的高光时刻;也为生活增添一丝“绿”。

熟悉“热力学第二定律”,知道热量传导中的泄漏、蒸发、损耗都是影响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人在江湖,而家有小孙女,聪明伶俐,被我视若明珠,一心想让她有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又有一片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固然明白平常人过日子不能“既要、又要”,所以除了依靠科技进步更要自勉自律。“绿色生活”只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难以独善其身。所以责人不如责己,在扔垃圾、处置废弃物等小事上多行举手之劳,小孙女的未来就多了一丝“绿”。如今出门,常被要求多带一部手机。一日尚觉新鲜,天天如此便不厌其烦,但“抗议”无效。据说步行能获能量,捐献能量可在边远荒漠绿化带认领一棵梭梭树,很难揣测数千公里外的场景,就当参与一个绿色“手游”吧。在某地旅游时听导游说,那边菜市场夏天没有蝇蚊,其中固然有天气地理因素,但众人在细节上的苛刻自觉不容忽视,譬如一次性餐盒在丢弃前都要冲洗干净,一车游客听罢如获启蒙般感叹不已。行程结束,前几日径直而下的大家,下车时带走了喝完的塑料水瓶和剩余的瓜壳果皮。

绿色生活,人人向往;若人人尽本分、行所能,就一定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