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看,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先经历了个什么?先经历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断代,完全切断了过去的意识形态的延续,把中国原来习惯的那些事就完全切断之后拐了个弯,那个弯当中最早的那些话就改革开放,最早的那些政策叫什么?包产到户,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梦。
这些话在中国原来的意识形态和习惯的组织形态上,都代表了什么呢?都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个人主义。那我们大概是这么拐过来,这里不讨论任何跟政治相关的,只是在讨论说中国在过去的 50 年或者 80 年是怎么绕出来,就是怎么把这两件事放一块,就怎么把习惯的这个组织形态、意识形态、集体主义、规模经济这些事儿跟个人创造力绑在一块儿了。所以放到今天来看,有非常简单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我们老叫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当中的开放是干什么呢?
开放是在促进和推动生产力也好、科技也好,也可以说叫商贸商品互通有无。那改革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儿和持续投入基础上的个人创新力,大概就这两件事就结合。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上这个答案是正确的,是纯粹从基因上开始,第一天就是个人主义的拐向一部分集体主义容易一些,还是集体主义经过了改革开放之后加了一些个人主义容易一些?大概这个是未来几十年大家要回答的命题。
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每一个国家的 GDP 占世界 GDP 的比例关系,那蓝线是美国,红线是中国,这张图往前画美国的最高点出现在了 1945 年,就刚打完二战那一年,美国一个国家的 GDP 占全世界的56,然后渐次向下,这里边这条线,这剩下都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都有过不同的启动阶段,但是在过去的 30 年或者 20 多年当中都变得比较一般了。
这条灰线是日本,在过去的一年多当中,在讨论中国会不会像日本一样出现问题,我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来跟你讲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日本曾经也达到了中国现在的高度,就是占美国的70%。
那但是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日本有一个非常重要影响经济发展的事件,在 1985 年是啥?
广场协议,从那以后日元被迫升值,从这条线上也能够看出来,美国为什么要逼日本,是因为近了 80 年代,因为通货膨胀,石油危机等等这些事,导致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挑战,然后就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并且要开始提高汇率,因为美国在一战前就变成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制造业,第一度超过今天的中国,在一战前美国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 331/ 3,中国今天占31,所以当时日本在出口的时候就影响到了美国的出口,接近了美国在全世界出口当中所占的份额,所以说日本受了美国的要求,有了广场协议,在使得之后的三年,日元相对美元升值了一倍,从 240 元兑1美元到 120 日元兑1美元。当日元强行升值一倍以后,所有以日元计算的资产都会涨一倍,不管是以日元计的GDP,还是以日元计的房地产,还是以日元交易的日本资本市场。
什么叫涨一倍?打一个比方就明白了。在 1990 年的时候,日本的资本市场就是日本的股市,它的市值的规模是美国的一倍半,就是我们知道今天的纽交所、纳斯达克这些加起来的一倍半。那今天美国是全世界的多少资本市场,不到50%,就它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市值,今天40 多万亿美金接近了全世界的一半,但是当时美国也是全球金融市场,但是当时日本的资本市场规模市值它是美国的 1.5 倍,就是也150%,那大概这个就是日元升值所带来的结果。
因为日本到达的这个高点是以日元高估或高估接近一倍所达到的日本 GDP 的高点。所以理论上日本到不了这么高,如果不是因为广场协议导致的升值一倍的话,日本应该没有爬到过这个比例高度上。那你要难免问了,说中国是不是也是这样?大家老讲要按购买力评价。什么是购买力评价?用最简单的经济学语言来看,就是在中国和美国各自购买 10 个鸡蛋,大概需要花人民币和美元各自等值多少钱?然后把那个作为一个汇率兑换来得到的这个大概比例关系,那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当因为中国是生产大国,从购买力评价角度来看,人民币是低估的。就是大概从那个比例关系上,应该是大概四点几人民币兑1美元,而不是今天的七点几人民币兑1美元。所以说原来老有说法说如果按购买力评价,中国的 GDP 就应该已经超过美国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问题是至少我们没有被高估。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不是阻碍生产力蔓延的强国都没有成功过,为什么美国成功的阻碍了日本的发展,事实上美国还成功的阻碍了比较多的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英国禁运美国,英国还封锁美国获得纺织相关的技术,就是当时叫水利纺织相关的技术,美国是怎么摆脱的?和为什么美国折腾日本就能折腾成了?那历史上来讲,他如果是同意被你折腾,你就折腾成了。这句话的背后我举一个更早的例子,比如说在棉花非常盛行的时候,印度是英国比较重要和早的殖民地,而且也是对它贡献比较重要的。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叫东印度公司一度贡献了英国财政收入的国家,财政收入的接近60%。
印度原来是全世界的原棉和棉制品最好和最大的国家,超过中国。原棉是原材料,棉制品是制成品。在大航海的第一个阶段控制了印度之后,使得把印度的原棉和棉制品卖到各种各样需要原棉和棉制品的国家。
这是第一次获益,它是通过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的贸易体系来完成的。英国在纺织工业开始发展之后,他要求印度不能再做更多的棉制品终端品,因为在蒸汽纺砂机被大幅度提高革新之前,在刚发现水立纺织机的时候,那个时候它的效率加成本折算出来比印度做的棉纺织的终端品贵,但是他又要发展这个行业,所以不让印度再做终端品,而是只能做初级品,就是只负责插棉花,用这个方法把印度从产业链上剪了两环,变成了只做圆棉加工品。
当然其实美国部分受益于这件事,因为美国的独立战争的时候,赶上了印度第一次出现一定规模的反殖民浪潮,所以对英国来看,这是俩殖民地,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印度。但印度当时贡献了财政收入的一半,美国当时没有,后来发现旧金山的金子也没有。后来三次大规模拓展土地之后的那些农业产品,只有那 13 个州里只有弗林尼亚产烟草有点用,剩下大部分的州产的东西对英国殖民地来经济收入贡献比较少,所以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就是美国在搞独立战争,印度在进行反殖民运动,所以对于英国来讲,两害相较取其轻,所以英国花了主要精力去搞印度,因为对英国经济非常重要。
日本为什么会同意和后来出现的这些?因为但凡这条曲线开始向下,就意味着你的 GDP 的平均增长率已经低于了全世界当年平均 GDP 增长率。就是比平均数要低,占比才会逐渐下降。这张图只是为了说明刚才我们讲叫强国经历的不同阶段,叫做强国崛起和列强崛起的阶段,或者新强国崛起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