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九门口长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台子村境内,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年), 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原称“一片石关”,自明末万历年间修了九座水门之后又称为九门口关。
万里长城延绵千山万壑,都是遇山不断、遇水断,唯独到了绥中境内的九江河,古人在河上筑起城墙,设置了九道水门,形成了“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下流”的奇绝景观。
1996年11月20日,绥中九门口长城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9月,包含九门口在内的万里长城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2009年2月1日,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将绥中九门口长城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九门口长城沿山势蜿蜒逶迤,建有敌楼、哨楼、战台、信台、烽火台、便民楼等设施二十余处,具有建筑形制种类多、结构变化大、军事设施密集等明代筑城特点。
九门口长城的建筑方式打破了修筑长城"遇山不断,遇水而绝"惯例,它外用巨大条石包砌起8个梭形桥墩,形成9个水门,城桥上是高峻的城墙,城桥两侧各有露天方形围城一座,呈现了"遇山而断,遇水不绝"的奇观,以其上筑长城九门、下走九江河水的独特风貌,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明长城修筑完成后,智慧的先贤又根据九门口长城所处的险要地理位置,开凿出一条从长城内侧校军场出发,绕过九门城关直通关外的地下秘密暗道。该暗道有点将台和一片石两个入口,一个出口直达关外,暗道全长1209米,内凿大小岩洞29个,军事和生活设施十分完备。
九门口地处关内外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644年,李自成与吴三桂曾在这里展开了著名的"一片石大战";1922-1924年直奉两系军阀在此展开了大规模战役;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也曾浴血激战九门河谷。古今战争轶事的流传使九门口长城更加声名远播。
九门口,见证过历史的烽火硝烟,更彰显着民族的智慧和骁勇,它以雄浑之姿傲然挺立,每一个春秋都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