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回族青年马毓鑫:南雄空战为国捐躯

时间:2025-09-03 13:20:00

英雄档案

马毓鑫(1909年—1938年),出生于桂林西门回族马氏家族,父辈兄弟五人,其父马瑞桦排行第二,在马毓鑫幼年时不幸染疾归真。母马氏是白崇禧将军夫人马佩璋的姑母。马毓鑫幼年在舅父及伯、叔家中轮流生活成长。马氏家族以书香传世,马毓鑫受到良好教育,16岁考入广西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中山大学。他就读中大的第三个年头,1932年春夏间,广西当局选拔人才,准备送他去英国学习飞行技术。马毓鑫为报效国家,毅然投笔从戎,成为广西空军一员。

1938年,马毓鑫在保卫南雄的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29岁。牺牲时未婚,无子嗣。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2024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首批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相关信息,其中有10名桂林籍的英烈,马毓鑫也在其中。

马毓鑫像。 (资料图)

寻迹 在泛黄的旧书报中感受曾经炽热、鲜活的生命印记

马毓鑫幼年在舅父及伯、叔家中轮流生活成长。家人眼中的他是怎样的?“好崽啊,进屋吃饭,从来手脚不歇,地下邋遢扫地,水缸空了挑水。当了空军,穿起军装来看我,几嚣哦。他和我讲,五婶娘我挣得到钱了,等我下回再回来时,带你和五叔出城外马坪街吃米粉嘛……我答应得几欢喜,哪晓得,这个崽呢,一去就不见江东咯,下一回,下一回,哪嘅还有什么下一回哦……打仗了,牺牲了,再也回不来了……”2015年出版的书籍《半壁民国一碗粉》中记录了一篇马毓鑫与桂林米粉的故事,他的家人五婶娘曾这样说起他。

广西航空学校旧影。 记者周文琼 翻拍

这样的一个青年在战场上又是怎样的呢?

“这是一月八日的上午,天气挺好,我们准备到机场驾机练习。练习驾驶,几年来这成了我们最有兴趣的工作,也和有兴趣的游戏一样。忽地里,防空处的电话来了,据说敌机十六架自北海附近海面起飞,经过钦县,有向南宁进袭模样,同时警笛也跟着喔喔地响了起来。于是我们赶到机场,起飞仅有的五机应战。我们像飞鹰似地在空中回旋着,寻觅我们的粮食——那可怜的敌机。大概经过十五分钟的光景,我们发现目标了!我在机中不禁兴奋地惊叫起来。来吧,小子!试试我们广西的辣味……”

这是1938年4月20日出版的《全面战周刊》上,记者采访马毓鑫的一篇名为《广西空军一鸣惊人》文章中的内容。马毓鑫介绍了1938年广西上空第一次中日空战的作战情况。这篇采访稿被保存下来,现今被越来越多的人读到,它记录了英雄的豪言壮语,也承载了历史的沉重与民族的记忆。从文章中,人们看到了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年轻空军英勇奋战的鲜活形象。

《广西空军一鸣惊人》书影。 记者周文琼 翻拍

1944年3月30日桂林《大公报》报道了空军烈士公祭典礼。 记者周文琼 翻拍

烽火记忆 我机与数倍于我的敌机激战,回族青年捐躯南雄

广西上空第一次中日空战,中国飞行员用日军即将淘汰的战斗机,击退了来犯的日本空军,并击落日机一架,创造了中日空战的一个奇迹,而这架飞机就是当时第32中队任分队长的马毓鑫所击落。南宁空战后,第32中队奉命北上衡阳,换装新机,继续参加对日作战。

1938年7月初,日军逼近武汉,第32中队奉命调驻汉口,会合第7、8两中队参加武汉保卫战。武汉上空,警报频繁,常是警报刚发敌机即到。马毓鑫和战友们常常是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起飞迎战敌机,马毓鑫和他的战友们为保卫武汉三镇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8年8月15日,国民党空军第3大队第32中队(桂系)奉命由汉口移驻湖南衡阳机场,检修飞机和补充新机,并为粤汉铁路运输畅通担任空防任务。

8月29日下午6时,大队长吴汝鎏率领32中队“格机”九架从衡阳起飞,当晚驻扎南雄航空站。

次日(30日)清早5点钟,飞行员们即匆匆起床进行出击准备,5点30分在机场待命。大家求战心切,机场上一片紧张繁忙景象,连早餐也是在飞机旁边吃的。约8点钟,飞行员们接到情报:“敌机十一架从三灶岛向我方来袭。”后又两次接到情报:“两批敌机正向南雄方向飞行。”大队长当即命令各机采取紧急起飞态势待命。

南雄机场是个小机场,在第32中队飞机到来之前两天刚被日军轰炸过,机场中央的弹坑尚未填平,场中可供起落的地带不甚宽,为安全起见,大队长命令单机起飞,在空中集合。8点40分,场站发出空袭警报,各机依次迅速起飞,在空中组成战斗队形,同时爬高。当天南雄地区上空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战友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团结一致紧跟着队长加大油门,奔向高空。

马毓鑫奉命驾机起飞后,迅速攀到高空,正逢敌机群向南雄扑来,位于我前偏下方。马毓鑫与战友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各选目标俯冲攻击,敌机即被冲散,上下翻滚,企图逃出射击圈。马毓鑫等如猛虎下山,衔尾射击,势不可挡。敌机数架先后冒烟着火,阵脚全被打乱,无力还击。

激战40分钟后,突然另一批敌机先后加入战斗,敌机数倍于我机,我方顿成劣势,各被多架敌机攻击。马毓鑫在追歼一架敌机时,被另一敌机袭击,被迫强降于南雄城南河堤上,飞机撞翻。马毓鑫两足折断,虽送医院急救,但终因流血过多,医治无效,为国捐躯。

1938年9月,马毓鑫的遗体与另一位空战阵亡烈士何信的遗体运送回桂林举行公祭,马毓鑫烈士遗体遵照回族礼仪被安葬在雁山区的猴子山南铜鼓岭回族坟场。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