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1-8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数据显示,前8个月,TOP100房企销售额为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与前7个月基本持平。同时,多个阵营企业数量均有变化,销售额千亿以上房企有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百亿以上销售额企业53家。
销售榜单显示,今年前8个月,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812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榜首;绿城中国紧随其后,销售额为1563亿元;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三,销售额为1503亿元。

从销售面积看,保利发展以893.4万平方米位列第一;绿城中国、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733.0万平方米、699.2万平方米排名第二位、第三位。整体来看,TOP10房企销售面积占比较高,市场集中度依旧显著。
从规模来看,前8个月,销售额超1000亿元的房企有5家,销售额均值为1508.7亿元。销售额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有6家,销售额均值750.3亿元。销售额超百亿元的房企有53家。
具体成交量方面,克而瑞数据显示,8月二、三线城市合计成交6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6%;一线城市成交12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26%。
面对下滑数据,北京、上海在8月分别出台了限购松绑等一系列宽松政策。具体来看,北京提出符合条件的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房不限套数;上海宣布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从效果来看,北京成交环比微降8%,同比下降19%,暂未止跌;广州、深圳8月新房成交环比均下降2成,客户观望情绪浓厚。上海因月末出台政策,效果尚未反映在成交数据上,新房成交同环比下跌45%和27%。
亿翰智库认为,京沪两地的楼市新政更多是为原本就在非核心区有新增置业需求,但套数受限的部分群体提供购房条件,楼市亟须更大力度的政策,才有望尽早稳住局面。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各地在供地端的“缩量提质”模式仍将延续,北上深、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或将保持高溢价成交,而多数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则继续以底价成交为主,部分城市可能通过优化供地结构、降低起拍价格等方式吸引房企投资布局。
专家建议,房地产企业要善谋善为,深刻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全面聚焦住宅开发、物业服务、代建服务、长租公寓等高现金流业务,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而伴随着“金九”到来,房企推盘节奏与优化力度预计均将提升,市场或实现温和复苏。
记者:苏冉 编辑:柏凌君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