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浙赣琼四省联动报道】贵州:125.8万座青山的“绿色邀约”

时间:2025-07-07 10:09:00

【编者按】7月5日至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举行。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主题,多国政要、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聚一堂,共谋生态发展之路、共商绿色发展之策、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红利。

贵州日报联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宾省浙江,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海南的三省党报,围绕“生态文明论坛聚智共绘绿色未来”主题,呈现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展现论坛智慧在生态保护中的成果。

盛夏七月,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如约而至,黔贵大地以125.8万座山头的盎然绿意,迎来八方“绿色使者”。

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展示各国生态文明成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与创新主题论坛现场。阳茜 摄

值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国“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0周年交汇之际,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不仅是一张贵州递给世界的“绿色名片”,更是中国向全球发出的坚定“生态宣言”。

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宏大叙事中,贵州提供了精彩的区域实践样本:从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以“试验示范”的担当和“先行引领”的作为,展现山清水秀的美丽贵州新形象。

风景如画、底蕴厚重、美丽宜居的贵州,让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杨涛印象深刻。“近年来,通过学会前来贵阳参会的多位外国政要表示,愿意同论坛机构开展长期交流与合作。”杨涛表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推进生态文明领域交流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百里杜鹃湖。罗冠宇 摄 (贵州图片库发)

贵阳市观山湖区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依托“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以“一带(滨湖观光休闲带)三区(总部产业集群区、产业融合示范区、综合服务区)”的产业布局,将数字产业悄然融入山水画卷。

来自英国的智库专家Khalic Elooardighi漫步滨湖观光休闲带,独特的湖岛地貌令他驻足,“将低能耗、低碳的数字产业融入自然景区,这种转型智慧令人赞叹!”

山环水抱、胜景云集的贵州,处处勃发着“向绿图强”的生机与活力。

贵州的山,是“绿山”。以最坚决的行动植绿护绿兴绿,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63.3%,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9%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杜彪 摄

贵州的山,是“富山”。作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绿色农产品畅销全球多国,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全球游客。全省经济总量从2012年5600亿元增长到2024年2.27万亿元,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占比达48.8%、45%。

贵州的山,是“新山”。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率先设置环保法庭并成立公检法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机构;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一个个“率先”连缀成波澜壮阔的改革热潮。

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州的“绿色朋友圈”持续扩大。五湖四海的宾朋相聚黔山秀水,共商绿色发展大计,同绘可持续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编辑 张警

二审 王剑

三审 谢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