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正值规划出游、购物、休闲放松之际,诈骗分子也在“加班加点”实施各类骗局。为切实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日照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特别整理了这份《五一假期反诈指南》,帮助群众识别常见骗局,提升防范意识与识骗能力,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 

出行需谨慎!

1. 机票改签/退票诈骗

诈骗分子常假冒航空公司客服,谎称航班因延误或取消需办理改签或退票,并承诺给予经济补偿。通常会诱导点击短信中的钓鱼链接或要求提供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一旦操作,资金将被迅速盗取。
✅ 防诈要点:收到此类航班变动或退改签的信息时,应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官方网站、官方APP或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也不要向任何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避免资金损失。

2. 低价签证/快速通道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代办签证”“内部通道”等虚假广告,声称与使馆有特殊渠道关系,可以加急办理签证,以此骗取高额费用。一旦得手,便迅速失联,导致受害人财产受损、行程受阻。
✅ 防诈要点:办理签证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经正规授权的签证中心,切勿轻信网络平台所谓的“快速通道”或“内部关系”。遇到要求先支付高额费用的情况,应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3. "零元游"/低价旅行团诈骗
诈骗分子常冒充旅行社或航空公司,发布低价甚至“零元游”等虚假信息,诱骗游客上钩。当受害人联系后,骗子往往以“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为由,要求预付定金或相关费用,收款后立即失联或拉黑受害人。
✅ 防诈要点: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务必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旅行社,并签订正式旅游合同。面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旅游产品,应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落入诈骗陷阱。
4. 酒店代订诈骗
诈骗分子在闲鱼、小红书等二手交易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的“酒店代订”优惠信息,诱导游客私下转账支付费用。实际上,不法分子或没有进行预订,或使用盗刷信用卡进行预订(随后被取消),导致受害人钱款受损。
✅ 防诈要点:酒店预订应通过官方网站或正规平台,不轻信非官方渠道发布的所谓“特价优惠”,切勿私下转账,以防落入诈骗陷阱。
购物须当心!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线上线下的购物、消费活动迎来高峰,各类促销打折、节日福利纷纷涌现。诈骗分子也加紧活动,借机设下各种陷阱,针对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实施诈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购物相关诈骗手法及防范建议: 5. 虚假购物网站/钓鱼链接
诈骗分子仿冒知名电商平台,制作高度相似的虚假网站,或以“限时特惠”“秒杀促销”等噱头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链接。一旦受害者在假网站上输入账户密码、银行卡信息,资金即有被盗风险。
✅ 防诈要点:购物时务必认准官方网址,不点击来源不明的促销链接,及时安装并更新安全软件,以识别、拦截钓鱼网站,保护账户资金安全。

6. 假冒客服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商家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订单异常"为由,诱导其点击虚假退款链接或提供短信验证码,实则盗刷受害人资金。
✅ 防诈要点:不透露验证码,退款、退货操作务必通过官方平台渠道完成,切勿轻信非官方通知。
7. "扫码领奖"骗局
在商场、快递点等地,不法分子摆放“扫码0元领奖”“扫码领福利”等卡片,诱导消费者扫码后被拉入刷单诈骗群。前期以小额返利诱惑,后期诱导大额转账,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防诈要点: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异常诱惑时务必提高警惕。
8. 演唱会门票诈骗
随着演唱会、热门活动“一票难求”,诈骗分子借机兴风作浪,制作虚假票务网站或假冒“内部渠道”,以“内部票”“低价转让票”为名诱骗受害人付款后失联。
✅ 防诈要点:购票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不轻信"内部票""转让票",避免财产损失。

宅家须注意!
即便宅家过节,诈骗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不法分子利用假期期间大家在家休闲、兼职等活动增多的特点,设下各种圈套实施诈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建议: 9. 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以“手工活兼职”“点赞赚钱”等名义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前期通过小额返利获取受害人信任,后期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异常冻结”等借口要求继续垫付资金,最终拒绝提现,骗取大量钱财。
✅ 防诈要点:牢记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轻信“轻松赚钱”“日赚高薪”等兼职广告,避免因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

10. 网络游戏诈骗
诈骗分子假扮玩家,以“低价卖装备”或“高价收购账号”为诱饵,诱导受害人离开官方平台,转到私下渠道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不法分子往往以缴纳“保证金”“账号验证费”等名义骗取钱款,或直接盗取账号信息,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
✅ 防诈要点:游戏装备、账号交易务必只在官方平台进行,不轻信私下交易,不进行线下转账,以防被骗或账号被盗。

11. AI换脸冒充亲友借钱
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亲友的声音或视频通话,编造突发事故、急需用钱等紧急情况,诱骗受害人慌忙转账汇款。一旦轻信,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 防诈要点:遇到涉及资金转账的紧急请求时,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进行二次核实,例如直接拨打本人常用手机号确认。真正的亲友不会拒绝身份核实,切勿因慌乱而贸然转账。

⚠️ 防诈特别提醒
00/+/境外来电不轻信
——此类号码多为诈骗电话,务必直接挂断,切勿透露个人信息。
验证码打死不说
——无论银行、平台客服,均不会索要短信验证码,验证码一旦泄露,即可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陌生链接绝不点
——所谓“ETC失效”“快递异常”等短信中附带链接,极可能是钓鱼诈骗,切勿随意点击。
“安全账户”是陷阱
——公安、检察院、法院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挂断并拨打110核实。
刷单返利全是骗
——刷单本身违法,所谓“先垫付后返利”的兼职刷单均为诈骗,切勿参与。
高收益理财=高风险
——任何宣称“稳赚不赔”“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项目,100%是骗局。
熟人借钱先核实
——遇到亲友借钱,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电话或当面核实,警惕AI换脸、盗号类诈骗。
约炮、裸聊=诈骗+勒索
——街头“约炮小广告”实为刷单、赌博、裸聊诈骗引流,轻信即会陷入诈骗和勒索陷阱。
共享屏幕=泄露密码
——“客服”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实为窃取支付密码,切勿允许陌生人远程操控手机。


1. 机票改签/退票诈骗 诈骗分子常假冒航空公司客服,谎称航班因延误或取消需办理改签或退票,并承诺给予经济补偿。通常会诱导点击短信中的钓鱼链接或要求提供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一旦操作,资金将被迅速盗取。 ✅ 防诈要点:收到此类航班变动或退改签的信息时,应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官方网站、官方APP或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也不要向任何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避免资金损失。
2. 低价签证/快速通道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代办签证”“内部通道”等虚假广告,声称与使馆有特殊渠道关系,可以加急办理签证,以此骗取高额费用。一旦得手,便迅速失联,导致受害人财产受损、行程受阻。
✅ 防诈要点:办理签证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经正规授权的签证中心,切勿轻信网络平台所谓的“快速通道”或“内部关系”。遇到要求先支付高额费用的情况,应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3. "零元游"/低价旅行团诈骗
诈骗分子常冒充旅行社或航空公司,发布低价甚至“零元游”等虚假信息,诱骗游客上钩。当受害人联系后,骗子往往以“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为由,要求预付定金或相关费用,收款后立即失联或拉黑受害人。
✅ 防诈要点: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务必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旅行社,并签订正式旅游合同。面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旅游产品,应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落入诈骗陷阱。
4. 酒店代订诈骗
诈骗分子在闲鱼、小红书等二手交易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的“酒店代订”优惠信息,诱导游客私下转账支付费用。实际上,不法分子或没有进行预订,或使用盗刷信用卡进行预订(随后被取消),导致受害人钱款受损。
✅ 防诈要点:酒店预订应通过官方网站或正规平台,不轻信非官方渠道发布的所谓“特价优惠”,切勿私下转账,以防落入诈骗陷阱。
5. 虚假购物网站/钓鱼链接
诈骗分子仿冒知名电商平台,制作高度相似的虚假网站,或以“限时特惠”“秒杀促销”等噱头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链接。一旦受害者在假网站上输入账户密码、银行卡信息,资金即有被盗风险。
✅ 防诈要点:购物时务必认准官方网址,不点击来源不明的促销链接,及时安装并更新安全软件,以识别、拦截钓鱼网站,保护账户资金安全。
6. 假冒客服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商家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订单异常"为由,诱导其点击虚假退款链接或提供短信验证码,实则盗刷受害人资金。
✅ 防诈要点:不透露验证码,退款、退货操作务必通过官方平台渠道完成,切勿轻信非官方通知。
7. "扫码领奖"骗局
在商场、快递点等地,不法分子摆放“扫码0元领奖”“扫码领福利”等卡片,诱导消费者扫码后被拉入刷单诈骗群。前期以小额返利诱惑,后期诱导大额转账,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防诈要点: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异常诱惑时务必提高警惕。
8. 演唱会门票诈骗
随着演唱会、热门活动“一票难求”,诈骗分子借机兴风作浪,制作虚假票务网站或假冒“内部渠道”,以“内部票”“低价转让票”为名诱骗受害人付款后失联。
✅ 防诈要点:购票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不轻信"内部票""转让票",避免财产损失。

9. 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以“手工活兼职”“点赞赚钱”等名义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前期通过小额返利获取受害人信任,后期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异常冻结”等借口要求继续垫付资金,最终拒绝提现,骗取大量钱财。
✅ 防诈要点:牢记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轻信“轻松赚钱”“日赚高薪”等兼职广告,避免因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
10. 网络游戏诈骗
诈骗分子假扮玩家,以“低价卖装备”或“高价收购账号”为诱饵,诱导受害人离开官方平台,转到私下渠道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不法分子往往以缴纳“保证金”“账号验证费”等名义骗取钱款,或直接盗取账号信息,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
✅ 防诈要点:游戏装备、账号交易务必只在官方平台进行,不轻信私下交易,不进行线下转账,以防被骗或账号被盗。
11. AI换脸冒充亲友借钱
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亲友的声音或视频通话,编造突发事故、急需用钱等紧急情况,诱骗受害人慌忙转账汇款。一旦轻信,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 防诈要点:遇到涉及资金转账的紧急请求时,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进行二次核实,例如直接拨打本人常用手机号确认。真正的亲友不会拒绝身份核实,切勿因慌乱而贸然转账。

00/+/境外来电不轻信
——此类号码多为诈骗电话,务必直接挂断,切勿透露个人信息。
验证码打死不说
——无论银行、平台客服,均不会索要短信验证码,验证码一旦泄露,即可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陌生链接绝不点
——所谓“ETC失效”“快递异常”等短信中附带链接,极可能是钓鱼诈骗,切勿随意点击。
“安全账户”是陷阱
——公安、检察院、法院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挂断并拨打110核实。
刷单返利全是骗
——刷单本身违法,所谓“先垫付后返利”的兼职刷单均为诈骗,切勿参与。
高收益理财=高风险
——任何宣称“稳赚不赔”“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项目,100%是骗局。
熟人借钱先核实
——遇到亲友借钱,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电话或当面核实,警惕AI换脸、盗号类诈骗。
约炮、裸聊=诈骗+勒索
——街头“约炮小广告”实为刷单、赌博、裸聊诈骗引流,轻信即会陷入诈骗和勒索陷阱。
共享屏幕=泄露密码
——“客服”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实为窃取支付密码,切勿允许陌生人远程操控手机。
来源:东港发布 综合日照刑警
编辑:李阳
审核:费洪涛
值班主任:王西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