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能干什么?是坐着摇椅晒太阳、侍弄花草,守着屋子等待儿女的探望,还是窝在沙发看电视,再新潮一点,或许还可以玩转社交软件。
然而,94岁的他说,94岁的人生也可以爬树摘星。
4月15日,“94岁的人生也可以爬树摘星”冲上小红书平台热搜,94岁的周益民爷爷向我们展示了高龄“自律男生”在养老院的多彩生活。

打破传统,重新定义老年生活
视频中,周爷爷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生活:94岁,i人,居住在养老院,兴趣涵盖体育、书法、美食,可以对墙打乒乓球2分钟不掉。去过北大荒,进过矿洞,退休前是名财务,逮到机会就喜欢爬树上墙。
“我喜欢听自己的话”“年轻人说话很急、走路很急,养老院的朋友跟我一样,说话慢慢地、走路慢慢地,我们都有自己的节奏。”周爷爷的金句引来众多网友点赞。网友感叹,小时候学习、长大后工作,老了之后做自己喜欢的事,人生阶段不同,让自己开心快乐是最重要的。

在短视频平台,以“90岁自律女生高能量生活”“70岁自律男生的高能量生活”为标题的银发赛道视频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热捧。
这类视频的主人公往往是白发老者,他们通常精力充沛、从早忙到晚,“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入得了厨房也进得了健身房。

过去,老年人常被贴上“衰弱”“保守”的标签。如今,以“梅英阿嬷”为代表的高龄“自律老人”,每天忙碌十几小时,凌晨发面蒸馒头、骑摩托车参加社交活动,身体力行地展现了与年龄无关的活力。
老一辈的生活哲学在新媒体实现了具象化
虽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如此“精力充沛”,但这种反差感依然是吸引年轻受众的核心要素。
一方面,视频中的她们往往有条不紊、精神矍铄,用心对待生活中的琐碎,让许多年轻人感受到真实生活的踏实与美好。

另一方面,她们的视频往往从日常生活出发,无论是洗衣做饭还是买菜遛弯,都透露着生活的智慧。例如,梅英阿嬷的家务小妙招牛奶盒当切菜板,被年轻网友“逐帧学习”,这也体现了老年经验在数字时代的实用性。
去年,一组“五十年后在养老院人间清醒”系列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他们的“哏事”短视频从不避讳提及衰老和死亡,轻松、豁达的态度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心。

如今,短视频赛道上这些“八九十岁自律男生女生”,又用身体力行的生活哲学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打工人的压力。“我们不是羡慕她的忙碌,而是向往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不难发现,新媒体为中老年人提供了低门槛的创作工具,使其能够直接向年轻一代传递生活智慧。这些内容将老年人从“被照顾者”转变为“生活导师”甚至“网红”,赋予其新的社会价值。
透过新媒体,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他们身上,年龄增长从不是生命力的衰退,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积累与释放。
(海报新闻编辑 张卿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