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tech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 “对等关税”来袭,部分银行被要求上报六大外贸行业数据
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将正式生效,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数国家面临超出市场预期的高额关税。作为主要出口原产地的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财联社记者就高额关税实施后对部分涉外产业、企业以及银行业的反馈和应对情况进行了调研。4月10日,广东汕头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证实,4月8日收到有关部门调研通知,要求协助了解并报送六大外贸重点行业(包括电子设备、电器机械、文教体娱用品、纺织服装、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企业在“对等关税”公布前后收入、成本、利润等数据的变化情况,企业拟采取和已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企业对政府的政策建议等。4月9日,某大行广东省分行信贷业务人士表示,分行领导和风险口负责人有口头提示业务线关注相关领域的动态进展。【财联社】
- “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系谣言
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信息。对此,记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求证,上述信息均系谣言。
记者了解到,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传播“数字人民币银行即将挂牌”虚假消息,同时打着“有偿招募推广”旗号,通过组建聊天群组、组织线下线上会议对公众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信息、发展他人加入,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2%~5%”为噱头,诱骗公众从不法分子处“兑换”数字人民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还有数字人民币专家提醒广大公众:数字人民币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采用“央行-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双层运营架构,不具有炒作空间,不会通过鼓吹高额佣金或炒币高回报等方式诱导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和参与传销。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主体以及各大政务平台、具有经营资质的主要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等正规渠道领取。请广大公众谨防上当受骗,避免自身经济利益损失。【21财经】
- 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新规落地防范风险集中、风险传染与隐匿
为加强保险集团并表监管,维护保险集团稳健运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总局对原保监会《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指引》(下称“《指引》”)进行修订,并于4月11日印发《保险集团并表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共有5章49条,相较《指引》的7章75条篇幅更加精简,包括总则、并表管理范围、并表管理内容、并表监督管理和附则。
- 尚福林: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动态
4月10日,以“人工智能与金融未来”为主题的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2025春季峰会正式召开。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原银监会主席、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指出,深度学习模型目前还存在不可解释性,输出的结果难以解释和追溯,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为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要在技术上强化垂直领域的专业性,在技术基座基础上针对金融行业特点进行精细训练,对生成内容及时进行交叉验证,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动态,增强对智能算法风险的穿透式分析能力,健全智能算法的规则制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安全性。
行业动态
- 两天内六家银行公布增持计划,华夏、浙商、江苏银行骨干拟增持超7000万
近期,A股迎来声势浩大的“回购增持潮”,数十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和增持计划,投入资金总额超百亿元。上市银行也不例外。据记者统计,4月8日-9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分别宣布增持计划。其中,华夏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高管增持总金额超过7000万元。另外,浙商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还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其中,上海银行计划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对于本轮增持,上述银行普遍表示,主要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为了提升投资者信心。【时代周报】
- 理财子规模增速现断层:两头部机构告负,跟随者快步露锋芒
近日,伴随上市银行2024年报陆续披露,旗下理财公司的年度业绩逐渐浮出水面。截至4月10日记者发稿时,16家理财公司的2024年“成绩单”曝光。在经历净值化转型、“赎回潮”考验后,银行理财市场在2024年逐步回暖,大多数理财公司的产品规模和净利润呈现同比增长态势,有公司取得超30%的规模增速或逾158%的净利润增速。与此同时,一些理财公司的相关数据出现同比下滑。2024年,政策持续引导理财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化身“耐心资本”。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利率下行、资产荒持续的环境下,理财公司应调整底层投资逻辑,在产品结构和资产配置方面体现多样性,重视多元资产、多策略的配置思路。【中证报】
- 23家A股上市银行资产质量透视:城商行资产质量改善明显,房地产业不良率高位回落
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23家银行完整披露了2024年度财务报告。其中,国有六大行已经全部披露完毕。整体来看,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大多数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或好转,仅2家银行出现小幅度上升。虽然整体向好,但结构性变化仍需重点关注。记者注意到,上市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出现了“一升一降”的走势,这也意味着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承压较大。对于2024年商业银行的零售资产质量,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通过微信对记者表示,预计可能还会继续承压。【每日经济新闻】
- 透视险企首季12笔举牌:锚定高股息赛道,银行、公用事业板块成“长线压舱石”
近日,2025年已走过第一季度,三个月时间,险资举牌消息频频传来。据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共有平安人寿、新华人寿、瑞众人寿等6家险企完成12笔举牌,在险资“举牌潮”2024年趋热后进一步升温。透视举牌逻辑,险资“左手”高股息压舱,“右手”新兴产业蓄势,折射出“长钱长投”的战略定力。这场“举牌潮”背后,既是资产荒下的防御选择,更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重构的信号。【蓝鲸财经】
- 保险业遭遇开门黑,个险银保经代新单负增长
2025年,是人身险市场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主力产品从固定收益类产品向分红型产品转变的首年,不出意外的,困难出现了。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5年1-2月,国内保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5万亿元,同比微降1.2%,其中,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下滑是主因,同期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万亿元,同比下降2.6%。从市场主体来看,大部分公司都出现了保费收入的显著下滑。从主要渠道的表现来看,新单保费下滑显然是造成总保费下滑的主因。【慧保天下】
- 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
作为财险业务的“大头”,车险从来都是行业的必争之地,而新能源车险作为新兴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高歌的带动下,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然而,保费高增给险企带来的不只有甜蜜,还有负担。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共承保车系2795个,超过100%赔付率的车系有137个。【每日经济新闻】
- 三家支付机构领央行罚单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三家持牌支付机构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环迅支付”)、杉德支付网络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杉德支付”)和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简称“汇付支付”)领央行罚单,罚款均超200万元。【支付界】
企业动态
- 江苏张家港农商银行被罚30万元: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风险未完全分离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苏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风险未完全分离,被罚款30万元。【金融一线】
- 马上消费金融发行15亿元金融债,票面利率低至2.05%
近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完成发行。本次债券发行采用"基础发行+超额增发"机制,基础发行规模7亿元,并附有不超过8亿元的超额增发权,最终实际发行总额达到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期债券票面利率为2.05%。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马上消费金融此次成功发行金融债券,将进一步优化公司融资结构,为业务发展提供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经观智讯】
- 金美信消费金融2700笔不良贷款转让,未偿本息总额1.80亿元
近日,银登中心披露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关于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公告显示,该笔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1.80亿元,涉及资产笔数2700笔,借款人户数2514户,加权平均逾期天数774.56天,单一借款人最高未偿本息余额46.73万元。根据五级分类及诉讼情况,上述不良贷款损失2290笔,可疑281笔,次级129笔。目前未诉2032笔,终本执行345笔,已判未执323笔。该笔不良资产包将于2025年4月28日10:00开始竞价,起始价479.10万元,加价幅度2.00万元。【金融界】
- 得物旗下佳物小贷增资至10亿元,或为3亿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近日,天眼查显示,四川佳物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佳物小贷”)完成注册资本变更,注册资本由7亿元增至10亿元,增幅达42.85%。而佳物小贷现由睹煜(上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100%。佳物小贷是得物旗下的小贷公司。2023年通过收购佳物小贷获得网络小贷牌照后,得物已形成自营产品(如“得有钱”“得物分期”)和导流业务的完整消费金融产品矩阵。作为交易体量较庞大的潮玩电商平台,得物在金融业务上屡屡推进,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得物App拥有超3亿注册用户,已经成长为国内第八大电商平台。无疑在扩张金融版图的同时,求得与电商的“双赢”。【WEMONYE研究室】
- 万里汇启动“护航计划”
蚂蚁国际旗下服务全球跨境中小企业的数字支付和金融服务品牌万里汇(WorldFirst)近日推出“护航计划”,即一站式跨境贸易金融服务智能体,整合万里汇World Account,World Card,World Trade,World FX四大核心产品,以数字化技术在跨境支付、订单履约、外汇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方面盘活中小企业跨境贸易全链路营运能力。据万里汇数据,该计划可帮助跨境商家资金流转效率提升达30%。
- Payoneer派安盈已收购易联支付
近日,Payoneer派安盈宣布完成对易联支付的收购,成为继PayPal、空中云汇之后第三家在华持牌的外资支付机构。Payoneer派安盈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易联支付是广州民营支付机构,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在监管趋严背景下,跨境支付行业“持牌经营”成必然选择,年初以来,寻汇SUNRATE、XTransfer等也传出收购境内支付牌照的消息。【支付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