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据赋能 海南省“海易办”平台已汇聚政务服务事项4000余项

时间:2025-04-10 21:48:00

南海网4月10日消息(记者 王燕珍 实习生 刘馨阳)截至2025年4月,“海易办”平台已汇聚政务服务事项4000余项;研发DeepSeek版“小椰”客服机器人,实现7×24小时智能问答,目前已累计服务超10万次……在推动“海易办”平台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目标方面,省大数据发展中心所开展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是记者从在4月10日下午举行的海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5年版)》专场获悉的。

4月10日下午,海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5年版)》专场在海口举行。记者 李昊 摄

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孙少科在会上表示,海南省“海易办”平台聚焦数据赋能,形成“数据生成—数据沉淀—数据共享—数据回填”闭环联动机制,以此打造“三化标准”(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数字政务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4月,“海易办”平台已汇聚政务服务事项4000余项。

围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和强化数据要素赋能应用,破解企业群众办事堵点。依托全省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了法人库、人口库、电子证照库、信用库等基础库、专题库,累计归集涉企信息3.95亿条、电子证照374类,各部门数据联通、业务协同,推动实现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例,通过打通卫健、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将原本需提交的16份材料精简为“零材料”,跑腿次数从5次减至“零跑动”。在智能审批方面,79个事项实现“系统智审”,表单预填率超50%,材料上传数控制在5个以内。在“免审即享”方面通过整合公安、人社等42个部门数据,支撑41项“免申即享”政策落地,办件量超630万件。例如,小微企业税收优惠通过系统自动匹配,资金直达企业账户,办理时限从7天压缩至“秒级”。

优化高效办事流程,构建智能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模式革新。创新打造“前店后厂”的政务服务直通模式,实现“海易办”平台前端受理、“海政通”后端审批,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随时办”。机关内部事项通过“海政通”“一屏审批办结”,群众和企业代表需要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海易办”及时掌握政务处理结果,有效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获得感。

此外,强化大数据技术赋能,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结合海南省实际,基于海量政务数据,运用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研发了DeepSeek版“小椰”客服机器人,实现7×24小时智能问答,目前已累计服务超10万次。“小椰”客服机器人还采用了智能语音搜索、大数据算法推送等技术,支持12345服务热线智能转接、服务咨询一键直达等一系列智能客服功能,在线帮助用户高效解决问题;还可以根据用户偏好实现智能推荐服务,尤其为方便老年人等提供了“语音搜索”等服务,让用户快速找到服务,为用户带来温馨、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孙少科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围绕“优服务、提效能”,通过改革创新和强化技术保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提质升级,推动政务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为海南自贸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坚实的数字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