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全方位服务助力“最好合伙人”

时间:2025-04-09 15:13:00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慧慧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前,青海省民营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4.2%,从业人员达151.2万人,占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重超过80%,高质量发展生力军作用进一步显现。

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民营经济,青海真心实意把广大民营企业当作发展的“最好合伙人”。

当座谈会上的茶香飘进车间厂房,当政府文件上的举措转化为生产线上的产能,这片高原热土上的民营企业,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努力,敢打敢拼的活力,坚定信心,实干争先,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真诚沟通搭起“连心桥”

打料、成型、醒发、烘烤、脱模、冷却杀菌、包装、抽样检测……在青海塞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多个步骤,喷香诱人、种类多样的糕点甜蜜出炉,诱人香气扑面而来。

自2010年成立第一家糕点店,到目前直营门店已有80余家,市场覆盖青海、甘肃两省,青海塞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豆方先不免自豪。

“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发展历程,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当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份支持就是我们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豆方先说。

发放稳岗补贴、开展技能培训、做好融资破局……条条件件,让豆方先对“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出台青海民营经济33条,配合金融支持23条、税费服务22条、服务业发展47条、经营主体发展10条等配套措施;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开展常态化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实施常态化经济运行协调调度、推行常态化问题诉求解决模式,全方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牵线搭桥、清障增利;举办“民营经济茶座”,协调解决电力供应、融资需求、要素保障等22项重大问题,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

青海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尤其是去年以来,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在青海的最大诚意中,企业家站“C位”,谋发展。

“青海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倍感振奋,还专门组建了民营经济专责机构,通过一次次对接,政企沟通的质效明显提升,让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豆方先说。如今,以青海特色青稞、藜麦等为原材料打造的“青海礼物”已日渐畅销,青海塞奇正努力让幸福糕点走出青海,走向全国。

搭建助企暖企服务线上平台,畅通民营企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推行“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模式;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手把手指导解难帮困,定期深入民营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青海致力于让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青海天麒置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白海鑫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化身我们的‘娘家人’,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针对政策理解不透彻、申报流程复杂等问题,还及时为我们做解读,及时跟进事件办理。每一次真诚的沟通,都让我们明方向,得实惠,也让政企的心更近了。”

以坚定信心行务实之举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开足马力,专注于单晶硅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3微米极薄锂电箔已获得产量化突破,青海藏毯“扬帆出海”再提速……

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婷说:“民营企业在青海构建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既是市场活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让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更加体会到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使命与责任。

“我们要以实干为先,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加大研发投入,突破藏毯生产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藏毯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薛婷掷地有声。

让企业在青更加舒心、更有信心,就要凝聚起面对困难,政企同题共答的力量。

去年,在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李梓铭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高效系统添加剂的工艺,最终实现高抗铜箔成品添加剂成本下降86%,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梓铭说:“一直以来,我们切身感受到了青海对于民营企业发展释放的积极信号,也感受到了在行业波动时青海的理解与包容。对民营企业而言,投身青海建设前景广阔、机遇无限。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投入科研,做好技术储备,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如今,在青海,一批民营企业主动拥抱创新,或实现转型升级,或突破“卡脖子”技术。

走进青海利亚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国第一条自动化控制的硼酸生产线映入眼帘,这家科技型生产企业,通过融入数字化控制方案,已实现硼酸提纯自动化控制。

说起今年享受到的“无还本续贷”政策,企业负责人、高级研究员李洪岭连连称赞:“这样的方式既灵活又便捷,还能促进企业的合规发展。”

经营30余年,李洪岭带领众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说起今年的规划,李洪岭说:“创新是民营企业的底气,更是企业发展的主线。我们将继续坚守主业,立足盐湖资源、清洁能源等青海特色资源,依托青海盐湖卤水硼资源优势和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硼产业技术成果,做强实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并持续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努力成为我国高端硼产品的生产基地。”

“青式服务”强化“软实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青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给予企业推进项目、干事兴业的巨大信心。”

“我们愿与青海相互成就,做青海发展路上的坚定参与者、同行者。”

“政策举措务实管用,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

3月28日,在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上,企业家纷纷对青海营商环境点赞,展现出对青海的巨大信任与期待在青有所作为的热情。

近年来,青海倾力做实政务服务、市场发展、投资兴业、法治保障“四篇文章”,先后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优化年”“攻坚年”“提升年”,梯次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2.0、3.0、4.0版,营商便利度较2019年提升65%,跑出了营商环境优化“加速度”。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经济发展之“进”。

对此,青海蓝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刚深有感触。从签约到投运,青海绿色算力大型数据标注基地项目一期仅用时24天。

“省、市、开发区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下定决心去做好数据标注这件事。靠前服务的暖心、纾困解难的决心以及处事创业的魄力给了我们推进项目的巨大信心。”信心之下,以数据标注为支点,打造“青标青训”产业生态圈,实现数字资源本地化沉淀等成为了李刚的目标。

纵观高原大地,青海蓝算的快速崛起并非个例。青海想企业所想、解企业所需,为民营企业营造了能够大展身手的良好环境。

整合青稞酒、冬虫夏草、黑枸杞等青藏特产资源,积极赴省外参加展会、推介会等活动;以深度体验为核心拓宽市场版图,旅游业务推出多条特色线路……说起变化,青海水井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琪展现着退役军人的干练和自信。

作为“全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之一,陈琪坦言,企业发展过程中,正是得益于良好营商环境的加持,才能不断向前。

“当前,青海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尤其是相关部门常抓不懈,让营商环境不断迈上新台阶,这让我们充满底气,敢闯敢试。我们将积极发挥民营企业担当,服务于产业‘四地’建设,让水井巷品牌发展之路走得更好更远。”对今后的发展,陈琪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