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李现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打鸟作业”,随后登上热搜。
4月4日,生态环境部微博转发了《中国环境报》相关报道,文章称,喜欢摄影的当红演员李现果然不负“花鸟使”之名,让“打鸟”成为这个春季破圈的现象级讨论。在古装剧《国色芳华》里,李现饰演的“花鸟使”蒋长扬,身负为皇家搜罗奇花异鸟之责。不少网友认为,他果然不负“花鸟使”之名。
随后,全国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喊话李现,安利起了自家“打鸟”好去处。九派新闻搜索发现,在摄影圈,“打鸟”是一个常见的行话或戏称,主要指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拍摄时需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
4月7日,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告诉九派新闻,湖北省地形地貌多样,鸟儿种类丰富,一年四季都适合“打鸟”。他介绍了“打鸟”所需的技巧、工具,讲述了他的“打鸟”趣事和感悟。同时他认为“打鸟”出圈是件好事,“越来越多的人对鸟类感兴趣,就意味着保护鸟类的力量在壮大。”其称。

鹊鹞捕食。图/受访者供图
对话颜军。
【1】湖北地形多样,鸟类品种丰富
九派新闻:湖北有哪些地方值得鸟类爱好者去“打鸟”
颜军:湖北省地形地貌多样,西部有山区、东部平原有湿地。而且湖北在秦岭淮河一线,南来北往的鸟儿都有,品种丰富。
在湖北“打鸟”,我推荐神农架国家公园、宜昌的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是不错的观鸟、拍摄地。
九派新闻:在湖北“打鸟”分季吗?不同季节有什么区别?
颜军:一年四季都适合,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季节,能看到的鸟类也不太一样。鸟类的变化是多样的,“打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只要你有时间、有精力,就会有很多收获。
春季、秋季是鸟类的迁徙季。这两个季节,能观察到一些“路过”湖北的鸟类。夏季鸟类要去山区繁殖,所以夏季可供观看的鸟类相对少一些。到了冬季,我们可以在湖北东部的平原区看到很多雁鸭类水鸟。
九派新闻:湖北有哪些品种珍贵的鸟?
颜军:青头潜鸭是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湖北省青头潜鸭的数量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还有中华秋沙鸭,这种稀有鸟类在湖北省也能见到不少。

青头潜鸭图片。图/受访者供图
九派新闻:爱好者们一般会怎样“打鸟”?
颜军:深度观鸟群体现在基本形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到处跑,像集邮一样。
这类人群叫“Twitcher”(追鸟族),他们专门追求稀有物种,不仅全国跑,可能还全世界跑。
还有一种就是到一个小地方,深入观察了解。吉尔伯特·怀特(Gilbert White)是英国的一位著名博物学家,被誉为“现代观鸟之父”。他在塞尔伯温(Selborne)这个小地方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观察,不仅关注鸟类,还对植物和其他动物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记录。他的观察成果最终被整理成了一本书,名为《塞尔伯恩博物志》(The Natural History of Selborne)这本书是被称为生物学的圣经。
就我而言,我一般就在武汉“打鸟”,我喜欢观察那些常见的鸟类。
【2】鸟类习性和人类有很多相似处,带动女儿爱上观鸟
九派新闻:你喜欢观察哪些常见的鸟类,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颜军:人和鸟都是地球上的生物,我有时觉得我们和它们的行为有相似之处。
大约十年前,我带着孩子观察珠颈斑鸠的繁殖。珠颈斑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鸟,那时我家住六楼,楼下有棵树,六楼正好可以看到树上的鸟巢。我们看到它每天在巢里孵化,夏季炎热,鸟巢虽然有些树枝遮挡,但鸟妈妈还是很辛苦。
小鸟出壳后经历了一场暴雨。夏天的暴雨让气温迅速下降。幼鸟的羽毛系统还没发育成熟,且鸟类的体温比人类高,所以更容易因为低温而受到威胁。
这时候我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一幕:亲鸟(鸟类在孵化和育雏期间,相对于幼鸟,双亲被称为“亲鸟”)会把刚孵化出来的、羽毛还没长齐的雏鸟放在自己的翅膀下面保温,雏鸟从翅膀下面钻出来,成鸟不断地把它扒拉回去。
父母总是努力给孩子遮风挡雨,而孩子又急着想看外面的世界。那一刻我感觉:无论是人类还是鸟类,作为父母和孩子,其实都很相似。我们都是一样的生物,人类和鸟类都有独特的地方。

珠颈斑鸠归巢。图/受访者供图
九派新闻:你的孩子对“打鸟”感兴趣吗?你还影响了哪些人?
颜军:我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她看鸟,上初中后,她对观鸟的兴趣减弱了。但从前年开始,她重新对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拍鸟的水平已经非常出色。
她自己在学校里也组织了一些与鸟类相关的活动。她还有一个与鸟类相关的自媒体账号,内容非常有意思。我觉得这是我对她影响的结果,她不仅对鸟类充满热情,还学会了友好地对待其他生物和人。
我们管带人去观鸟叫“入坑”,这些年我带“入坑”了不少人,也做了很多宣传工作。
九派新闻:你自己是如何“入坑”的,本职工作与鸟类相关吗?
颜军:我是学金融的,但我现在总跟我的同行开玩笑:“我金融做得没有拍鸟好。”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很向往大自然,2003年,我翻看《旅行家》杂志的时候,看到黑龙江扎龙湿地的丹顶鹤,一下子就被照片上的丹顶鹤所吸引。自此开始观察鸟类,然后越陷越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现在。
九派新闻:对于新“入坑”的爱好者来说,“打鸟”有哪些技巧?
颜军:“打鸟”有很多技巧。首先,设备要合适,比如400毫米以上的镜头更适合拍鸟。
其次,着装要与环境相融合,避免鲜艳的颜色。鸟类和我们人类一样,是通过颜色去分辨世界的。红色、黄色这种刺激性就比较强,鸟一看到可能就跑开了。穿迷彩服、吉利服……会好很多,要尽量和环境融合在一起。
【3】关注“打鸟”意味着保护鸟类的力量在壮大
九派新闻:“打鸟”会用到什么设备?
颜军:最基本的肯定是用肉眼观察。在此之上,入门水平的设备是双筒望远镜,大概8倍左右的双筒望远镜是比较合适的。如果需要观察远处的水鸟,单筒望远镜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选择20倍以上的单筒望远镜。
设备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不同。如果需要记录鸟类的形态、行为和生活,相机也很必需。相机有很多种,比如长焦单反相机、比如索尼的黑卡等。
九派新闻:“打鸟”一般都在室外吗?
颜军:我比较反对把鸟关起来观察。观鸟是在野外使用设备观察自然状态下的野生鸟类,一般是在户外。
鸟应该是自由的。而且鸟类如果没有经过批准就带回家观察是犯法的。我认为“笼养鸟”是一种陋习,虽然有笼养鸟的传统,但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不够,所以都是以人为中心做事的。现在看来,这种陋习应该是被淘汰的。
九派新闻:“打鸟”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颜军:“打鸟”的时间长短不一。走到哪拍到哪、偶遇什么鸟拍什么鸟,这是一种拍摄方式。
另一种观察拍摄的方式是“蹲守”,比如我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我会待在那里,花很长时间等待,可能还要做伪装。这种有目标的“打鸟”有时会很顺利,我们称之为“来了就有”,意思是很快就拍到了想要的鸟类。当然,也有可能等了一整天也没有出现目标鸟类。鸟友之间交流时,有人分享了观鸟信息,大家赶紧跑去观察,急忙赶到后,鸟可能已经飞走了。
我有一次在青山湿地拍鸟,那天我从早上六点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半,本以为会无功而返,结果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目标鸟类出现了。“打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是这项活动的魅力所在。
当然,有时候我们在小区里面看常见的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也可以看很长时间,关键是要看观测者的目的是什么。
九派新闻:“打鸟”时候会带一些吸引他们的东西吗?比如鸟食?
颜军:我们反对使用食物或其他手段吸引鸟类,这会干扰它们的自然行为。“打鸟”应该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人为干扰,我们跟自然相处,讲究的是平等相待。
丢食物引诱鸟过来,违背了观鸟的初心。
九派新闻:“打鸟”突然备受关注,你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吗?
颜军:我认为这是好事。越来越多的人对鸟类感兴趣,意味着保护鸟类的力量在壮大。
我们也需要正确对待鸟类,避免过度干扰它们的生活。“打鸟”不是去搞破坏的,比如鸟儿在这里繁殖筑巢,但你要围在这里拍摄它,就会对它的繁殖产生影响。这也是有两面性的,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野生鸟类,才能和谐,才能达成融合。
九派新闻记者 李韵聪 实习记者 张紫旖
编辑 王佳箐 付珊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