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告别“一矿独大”转向多元共进

时间:2025-04-08 12:17:00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 通讯员袁宝利)走进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的兆丰钢铁集团球团生产基地,机器轰鸣声与春日暖阳交织成一曲产业跃升的乐章,这座总投资37亿元、年产1000万吨高品质球团项目,不仅是京津冀钢铁产业链的“绿色引擎”,更成为宽城以创新破局、以生态立县的生动缩影。

“项目生产线各项技术、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站在封闭式原料输送廊道旁,项目负责人魏金田指着智能化控制大屏介绍,项目采用带式焙烧生产球团工艺,相比传统烧结矿,碱性球团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上分别减少70%、90%和80%。产品每吨能节约80元到200元的原料成本,标准煤消耗减少近三分之二。

同时,项目每年可消纳本地铁精粉1000万吨,带动就业超2000人,仅一期工程便实现年产值60亿元、利税2.7亿元,资源增值效益突破百亿元。

这份“绿色成绩单”背后,是宽城刀刃向内的转型决心。这座曾依赖铁矿开发的燕山小城,如今以兆丰钢铁集团球团厂项目为支点,撬动“钒钛新材料—高端装备—循环经济”的产业链重构。在县城东北部的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天海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正将一块块钢坯生产为气瓶销往全国,而30公里外的云基磷业有限公司则每年从2800万吨铁尾矿中提取出120万吨磷精粉,实现8亿元年产值,这些与兆丰钢铁集团球团厂共同织就的产业网络,推动宽城202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68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44.65亿元,同比增长16.3%,经济结构从“一矿独大”转向多元共进。

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是产业蝶变,更重塑着城乡面貌。在宽城镇金山街社区,72岁的退休矿工张建富每天测量血压后,总会到新建的口袋公园打太极拳。“厂区变绿了,街道变靓了,连农村都用上了生物质锅炉。”他感慨道。2024年,宽城新增5个口袋公园,各村新建小游园、小菜园、小花园上千个,实现处处见绿、村村见园,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4.1%,生态红利正转化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发展磁力。

从“黑色经济”到“绿色智造”,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宽城的实践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宽城正以“先立后破”的决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科技赋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