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济南市“泉城特色风貌轴”重要组成部分,北园大街-小清河连通工程河道景观部分自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实现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打造延续泉城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脉络,推动公园形态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实现蓝绿交织、功能复合的城市综合性开放公园。
水系连通,构建城市生态廊道。2025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积极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今年3月,北园大街-小清河连通工程河道景观部分破土动工。该项目位于滨河新区北湖核心区,北园大街以北、水屯路以西、水屯北路以南。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3.59公顷,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90米。建成后河道南端与西泺河通过暗管连通,河道北端通过管涵穿越水屯北路和绿地与云锦湖连通,实现水系连通。

“打造生态、自我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泉城特色生命体。”项目以乡土树种为主,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各具特色的生境风貌,形成绿柳拂堤、绿荫如盖、精致舒朗的绿化景观风貌。
同时,为确保水质,给市民提供良好的游玩环境,创新采用水生态修复工艺流程净化保持水质,通过基底改良、沉水植物种植、底栖动物和鱼类投放等构建河流生态系统,建立长效维护运行机制,保障系统中动植物体系稳定、健康。
功能完善,构建城市活力纽带。项目致力于打造绿色便捷的全龄友好新载体,让市民在公园中畅享乐趣。

项目聚焦与生活“共频”,与快乐“共振”,以构建“滨河活力湾”为理念,以“一环三区五景多点”为总体规划,打造滨水活力功能环,滨河步行绿道全线贯通,与云锦湖、小清河串连,形成市民共享的滨水大环线。同时,衔接链接各类用地,打造无界、共享、共融、开放的滨水空间,将外延“吃、住、购”业态与生态景观河道“游、娱、学、研、行”有机融合,打造功能复合的城市综合性开放公园。
项目配套建筑以现代建筑风格与新中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现代建筑风格区域将通过多种业态提供市民基础服务功能,新中式建筑风格区域将通过景观打造、场景重塑等手段,回顾历史,再现北园地区本土特色文化及风貌,延续泉脉、文脉,重塑本土文化印记。
同时,在项目南侧设置主题性、可互动的水动力设施,打造全龄友好的水动力乐园,通过植入多种互动小品、亲水平台、栈道等,构建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绿色网络,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内涵,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活品质。
聚力攻坚,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作为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按照“项目提升年”部署要求,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规划建设内容涵盖新建河道、水生态修复、驳岸建设、连通工程等,同时还将建设配套服务管理设施用房,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文化等多方面需求。
此外,项目还将同步实施绿化景观、路面铺装、文物保护等工程,并配套建设照明、排水、电气、海绵城市等设施,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功能。

目前,项目正进行河道开挖、驳岸工程、与云锦湖连通工程的施工,建筑单体和景观桥基础施工同步进行中。后期逐步实施引水连通、景观绿化、单体建筑和配套管线等施工内容,按照计划安排,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河道、园路广场、绿化、300平米以下建筑施工。项目将以公共设施建设的提升,实现空间品质的提升,打造体现济南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带。
(大众新闻记者 刘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