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了科举考试的雏形,经历2000多年的发展至清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
院试:也称童子试,县级考试,中者为“生员”、“秀才”。
乡试:三年一次考试,秋季在省城举行,中者为“举人”。
会试:三年一次考试,春季在京城举行,中者为“贡士”。
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贡士亲自面试,中者为“进士”,钦定第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的由来:举人赴京应考试都须“投状”(呈递文状),当时录取进士的皆可称“状元”。
清代以前“状元”并非是殿试第一名。
唐朝的郑谷进士名次第八,他在《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
北宋·王禹偁《贺李宗谔先辈除校书郎》诗曰:“秘省官清住帝乡,春风得意状元郎”。李宗谔考中进士,也非第一名。
“榜眼”的由来: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朝陈若拙(字敏之)中进士第二名,因为其相貌丑陋,瞎了一只眼,人们笑称为“瞎榜”。宋朝以后,俗称第二名为榜眼。
“探花”的由来:北宋《蔡宽夫诗话》中:“进士朝见集会,年少的进士帽上多插花,称探花使者”。探花指少年的进士,北宋时,探花并非是进士第三名。某老年《及第》诗: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杖人多笑,十里珠帘半上钩。”人老了,及第后还学少年,敢把鲜花戴在头上而不自羞,却使得花儿害羞起来。及第后醉归,一路上跌跌撞撞,引得路人发笑,十里长街的人家都钩起了珠帘,笑看簪花老人。正应了那句“老翁七十尚童心”。
现代人为什么不会写“诗”了?因为现代的高考制度,主要考的是“知识”,而忽视了“文化”。
几千年来的科举考试,无论内容怎么变化,其中“诗赋”总是重点考试项目,所以古代读书人都会写诗,上不起学的人也会吟诗。
现在的高考与“诗赋”没有关系了,所以现代人都不会自愿去读诗、学诗,更不会去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