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地图区域划分(福田十五围村,村村有故事)

时间:2024-12-17 10:18:12
福田区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机关驻地,全市的行政、金融、文化、商贸和国际交往中心。早在南宋时期,此处便有黄氏族人来此开基,随着历史发展,这里出现了沙头、沙尾、沙嘴、福田、上步、上梅林、下梅林、岗厦、田面、赤尾、皇岗、水围、新洲、石厦、渔农村等村子。

2019福田区标准地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宝安县城迁至深圳,福田一带承担起了附城的职责。1979年,深圳市成立。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现福田全境都位于特区之内。1983年9月,深圳设立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管理区,其中上步管理区就是现在福田行政区的前身。

民政部关于设立福田区、南山区、罗湖区的批复

1983年10月特区内街道办事处整编时,上步管理区辖园岭、南园、福田、沙头、上梅林5个街道办事处。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市福田区,原上步管理区相应撤销。截至2022年,福田区共辖10个街道。


福田

福田村是福田区以及福田街道名字来源。南宋光崇年间,上沙村的始祖黄金堂的第四子黄酉孙,迁到松子岭的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据说,因为当时黄姓族人开垦的土地很多,分布较广,因而周围的村子称他们为“隔田佬”,因而称此村为“隔田村”,后又写成“格田”。又因庄稼好似图幅,又称为“幅田”,因“幅”与“福”同音,终改为“福田”。

1945年地图上的隔田(福田)村

“福田”和“隔田”之名谁先谁后目前有待考证,在康熙《新安县志》中,同时有“福田”、“隔田”的记载。福田村下辖多个自然村,有老围、背底田、新村、大门、东头、西头、牛巷、祠堂等。

旧时福田村 @黄国英

福田村在深圳科举史上有过不俗的贡献。光绪丙子科(1876)广东乡试,广州府新安县福田乡人黄燕祥中式第一名,即解元,这是深圳历史上两个解元之一(另一个为南头南园村吴国光)。


上步

上步,又写作上埗。上步村始建于元朝时期,为南头郑氏礼祖房八世祖郑惠和(为郑礼第四子郑子珽曾孙)由东鑑涌下(今南头涌下)迁居至此,开基立村而成。上埗之名与深圳河有关。“埗”同“埠”(多用于地名),意思为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亦作“步”。以前深圳河有上步和下步,都是该河的“埠头”。

民国时期日军地图上的上步、旧墟、赤尾

上步村由由巴登、埔尾、向东围(玉田围)、祠堂村、沙埔头、旧墟、赤尾七个自然村组成,除赤尾和旧墟二村外,其余都为郑氏村落。

巴登,又称巴墩、巴丁,为上步其中一条自然村,原名为壆下墩。围头话“壆下墩”快读后即成“巴墩”。宝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郑奭南就是巴登村人。

郑奭南

埔尾,原称“埗尾”,为郑氏十二世祖郑梅迁居而成,因村子建立在离上埗码头较远的地方,故称“埗尾”,后写作“埔尾”。沙埔头始建于明初,由郑氏十二世祖郑茂、郑松的后人迁居而成。

玉田围始建于明中叶。据载,当时上步村与邻村发生纠纷,苦无读书人为其出面。后请到从上步分支出去的十五世祖郑见源之子郑思献、郑思浚及其弟郑大年三位秀才出面申诉,所幸得果。受到族人邀请,郑见源遂迁回上步,建立玉田围(又称向东围)。后玉田围不断发展壮大,与祠堂村连成一片。

上步村是深圳第一个完成改制的村 @周昭文

赤尾村始建于明朝,一开始为郑氏族人居住之地,当时赤尾称白鹤林。明朝中叶,有林宗太、林宗美两兄弟来此定居,繁衍生息。现赤尾村以林氏族人为主。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赤尾村因地跨深圳河两岸,而被分为两部分。深圳河北岸部分继续称赤尾村,而在南岸部分则称为马草龙(垄)村。


赤尾村牌坊

旧墟,根据村中老人讲述,又称锦兴里。康熙《新安县志》记载为旧墟村,而嘉庆《新安县志》则记载为锦兴村。旧墟村附近原有下步墟,或因此地原为一墟市,下步墟建完之后,此地墟市解散,故称旧墟。旧墟村为林氏开村而成。


岗厦

岗厦始建于元末明初,由文应麟次子文起南之孙文萃开基而成。村庄北面有一山冈,称大和岭(今莲花山),因村庄建于该山冈之下,故名冈下,后取谐音改为岗厦。

民国日军地图上的冈下

根据《文氏通谱》记载,岗厦文氏系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嫡亲后裔。文天瑞长子文应麟育有二子,分别为文起东、文起南。其中文起南育有三子:文垂统、文垂䣭、文垂勋。文垂统育有二子:文荫和文萃。文荫迁徙泰亨(今香港新界泰亨),文萃则迁徙冈下村。

岗厦村牌坊

文萃除长孙文成无下传外,其余五个孙子都繁衍了后代,均住在冈下村。冈下村建围后,随着家族壮大而有东、西之分。古时,分东头庙(今彩田路东大中华广场一带)、西头庙(今深南大道嘉麟豪庭以南),俗称“东头”、“西头”。


皇岗、水围

皇岗、水围二村原为一村,历史上记载为皇岗村,于1980年分为两个行政村。皇岗村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由庄氏先祖庄润从东莞戙船澳携带家眷来此定居,繁衍生息。因村子建在绵延的黄土丘冈山,因而得名黄冈,后改名皇岗。在一些史籍和古地图中,黄冈也有写作横冈。

1945年地图上的皇岗水围

皇岗在庄润之孙庄南园时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庄南园共有六子,分支六房。自庄南园起,庄氏开始立围建村,开辟田地,由海上捕鱼晒盐为生转为耕种为业。耕种的土地多在深圳河北岸,也有过河辟地耕种的。

庄南园六子长大成人后,各有所传,人口众多,开始分居成水围坊、大围坊、上围坊、吉龙坊等四坊。后来四坊又分别变成界首、龙秋(以上属水围)、吉龙(隔垄)、上围、下围(南园)(以上属皇岗)。

皇岗庄氏宗祠

相传,水围之名源于先祖立村时,在围门两侧写下“水环四壁,围昌万年”八个大字,故名水围。实际上,水围之名在深圳颇为常见,应是先有水围之名,后有该藏头联。


上沙

上沙村始建于南宋时期,由黄氏先祖黄金堂开基建村而成,当时称此地为椰树下。上沙和下沙统称为沙头,古时候海水和深圳河把上下沙、沙尾、沙嘴等一大块地都冲击成了沙滩地,这些村子都是建在这块沙地上,因而都围绕“沙”来取名。沙头为于沙地的上方,故称沙头。沙头的东部称上沙,西部称下沙。

民国日军地图上的沙头

据上沙村民代代相传,黄金堂开基时,海上漂来一棵椰子树,被海浪冲上岸并扎根生长起来,而该棵椰子树也成了当地的一个标志,故村子称“椰树下”。在上沙三世祖黄怀德之时,人丁逐渐兴旺,渐渐又发展出三个自然村,即东头、四房仔及祠堂仔。现上沙分为东村、塘晏、椰树、龙秋、九园五个自然村。

上沙村石刻

黄金堂育有四子,长子郁孙、次子昭孙(派衍椰树下)、三子德孙(派衍香港油田关口)及四子酉孙(派衍福田)。昭孙之子黄怀德共育三子,为怀存、德存及德清,因此上沙现在有三房,分别为怀存房、云霖房及敬野房。


下沙

下沙始建于南宋时期,由黄峭山的第十五代嫡孙黄默堂所建,距今已有800余年。根据沙头梅林《念恭堂黄氏族谱》记载,黄默堂共育有六子(信孙、顺孙、仲孙、善孙、景孙和秉孙),居住于东涌村(现下沙东涌)。六子中,信孙、善孙、景孙、秉孙四子如今均已失传,顺孙居于东涌,仲孙则开基上梅林。

旧时下沙大围 @《寻根沙头》

顺孙之子黄石(号秋崖),是深圳有记载的第二位进士,在《新安县志》记载中,黄石为东涌人。黄石之后,黄氏在下沙又进入了缓慢的发展期。到九世祖黄思铭,下沙黄氏家族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逐渐地,下沙从东涌村发展出现今的东涌、大围、围仔、新村、东头、村仔六个自然村。

修缮前的黄思铭公世祠 @《深圳史志》

相关记载,上沙的开基祖黄金堂和下沙的开基祖黄默堂为同胞兄弟,但根据上下沙的记载,黄金堂和黄默堂的年龄却相差有70岁,两人究竟是何关系,仍有待考证。


沙嘴

沙嘴始建于明朝初期,由欧氏族人建村而成。沙嘴位于深圳河北口岸的“嘴”上,与香港新界隔岸相望,依其地形,故名沙嘴。

民国日军地图上的沙嘴

据《沙嘴村欧氏系年历史大事纪》记述,沙嘴欧氏可追溯源至观成公(欧成公)。陈村十世祖继宗公门下的观成公渡淇澳岛、越鸡山,从陈村来到深圳湾沙嘴海岸,结草为庐,开荒拓土,渔耕生息,欧观成也成沙嘴欧氏始祖。

沙嘴村牌坊

据村里老人讲述,欧观成到达沙嘴时,最初栖居在海岸边一个名叫“洲鼎”的小丘上,“洲鼎”距后来的沙嘴码头不远。随着家族的繁衍,欧氏又在离海边更远的的沙丘建了“大围架”。到了清中叶,欧氏族人又建起了新安围,因该围周围长满簕竹,因此也被称为竹村。现在,沙嘴共有西头、东头、围内及新安围等自然村。


沙尾

沙尾村始建于明朝初年,由广东第一位状元莫宣卿的十五世孙莫碧洲从东莞成乡迁居此处而形成。沙尾地名与沙头相对,因村子建于深圳河的入海口附近,位于沙地尾部,故称沙尾。

1945年地图上的沙尾

在莫碧洲定居沙尾后不久,又有梁应全携族人从现公明李松蓢迁居此地,之后又有温氏族人从东莞渡头迁居此地。清朝时,部分欧氏族人从龙镇墟(位于赤尾和福田之间)迁居此处。

碧洲莫公祠

历史上,沙尾曾由“黄温葛、莫余梁、杜钟郑、欧张陈”12姓氏组成,现莫、温、梁、欧四个姓氏的家族规模较大。


石厦

石厦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此处有一处隆起的山岭地带,人称打锡岭。打锡岭位于深圳河的入海口,因而当时有不少渔民到此歇息,逐渐成为聚落,称为旧围。

民国日军地图上的新旧石厦及打锡岭

后来,有两支赵氏分别从东莞虎门和塘厦迁居至此,形成新的自然村,称上旧围。其后,有怀德潘观察携妻儿迁居至此,在旧围西面建房定居,称新屋。旧围、上旧围及新屋统称石下,因村子建于打石岭之下而得名,后演变为石厦。

石厦赵氏宗祠

明朝初年,此处已有赵、潘、莫、陈、李、张、龙、岑等八大姓氏居住。为了抵御外人,八姓也组成联盟,因此石厦又叫“众孚”。如今,石厦村主要为赵、潘、莫三姓。


新洲

新洲村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被先建的石厦、沙嘴和沙尾三个村庄围绕。《宝安县新洲村简氏开维公家谱》记载:简氏先祖简南溪于正统年间携子女从东莞罗村、大井头一带来到新洲这里立村建围。简氏族人见此处东有山岭,南面近海,退海成洲,形似沙洲,遂起名“新洲”。

日军地图上的新洲村

初至新洲时,简氏族人以晒盐为生,随着人口增多,简氏开始垦荒造田,逐渐过渡到以农为主。

新洲简氏宗祠门前的盆菜宴 @简婉玲

新洲村最早建有围门,围前明堂开阔。随着家族繁衍,新洲从围门向南北发展,先后形成了北村、中心村、南村和祠堂村等。


田面

田面村始建于清初,始建时位于蚊洲村附近。清朝时,有部分村民陆续南迁至田面上村、下村,因村落建在田地的前面,故称田面村。

民国日军地图上的蚊洲和田面

日本侵占宝安县期间,日军在蚊洲南侧修建临时军用机场,蚊洲村和田面村民全部被赶走,南迁至现深南大道北侧。南迁后的村民将原村称为飞机场,随着抗战结束,村民将“飞机场”改造为水稻田种植粮食

田面新村

南迁后的村民将原村称为飞机场,随着抗战结束,村民将“飞机场”改造为水稻田种植粮食。


上梅林

梅林分为上下梅林,梅林原属丘陵地带,山多林密,长有很多杨梅树,并盛产杨梅,所以得名“梅林”。梅林四面环山,东有笔架山,西有龙顶山,南有莲花山,北有大脑壳山。

1949年地图上的梅林

清乾隆五十四年的上梅林黄氏的《重修族谱序》曾评价当时的梅林乡“山川灵淑之气,钟奇毓秀,蔚为巨族,故历代以来,巨室大家甲于他姓,儒流闻望,济济翔翔,其仁孝之意,著于古而流于今;礼让之风,作于前而兴于后,洵非他族所能及者。”

1945年地图上的上梅林和祠堂村

上梅林村于南宋中叶由下沙村黄默堂之三子仲孙公迁此建村而成。由于上梅林当时四周都是山林坡地,面积广阔。黄氏子孙世代在这里辛勤耕耘,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清朝中后期,全村的旱地、水田、果园、鱼塘、山林等总面积已达到1.6万余亩。后来形成了铁围门村、祠堂村、樟木头村、新屋村、西兴村、四家村、三家村、倔头村共八个自然村。

上梅林梅庄黄公祠

上梅林村主要为广府黄氏,不过在荔园村、倔头村住着一批客家黄氏。同治九年(1870),广府黄氏招来东莞县樟木头等处叔侄入继,居于现荔园村,因其从樟木头迁居此处,故称樟木头村。

上梅林村牌坊

后又有观澜倔头村部分黄氏族人迁入,亦以旧村为名。上梅林的铁门围曾经是深圳地区少数有铁围门的围村,可惜的是,已消失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之中。


下梅林

下梅林村于南宋末期建村,由郑氏南莆祖八世孙郑国定开基而成,当时下梅林一带已有部分人在此居住。郑氏一开始定居于荒田围,后称丰田围。后其十一世孙郑起梅,任惠州府归善县儒学,晚年返乡经过归善坪地(现属深圳市龙岗区),结识郑清之十三世孙郑子忠,便邀请其到下梅林居住,耕种。

民国日军地图上的下梅林和岭背

故而,下梅林郑氏有两支,一支为客家民系,为南宋宰相郑清之十二世孙郑庭礼之后,另外一支为广府民系,为南头(东鑑)郑氏义祖房。现下梅林郑氏主要为清之公后裔。义祖房后人现主要居住于新狮村。

下梅林郑氏宗祠(清之派)

除了郑氏,在原来的岭背村一带,则为张姓族人聚集地。约200年前,张姓族人从观澜一带迁居至此,定居于岭背村。

原下梅林丰田围所在

现在的下梅林由六条自然村组成,分别是下梅林村、河背村、围面村、梅富村(原名岭背村),布尾村(原名畚箕冈),新狮村(原名狮岭村)等,而义祖房最早定居的丰田围,现已经成为一个小型购物中心。


渔农村

渔农村是福田区最年轻的一个村,建村历史不过百年。渔农村的村民主要是清末民初由附近的东莞、中山及当时宝安县的沙井、福永一带陆续迁移而来。渔民们顺着矾石水道,绕过南头半岛,来到深圳河畔捕鱼,一些人在深圳河北岸搭棚居住而形成一个小渔村。新中国成立后,在岸边居住的渔民分得了土地,上了岸。由于渔民们既打渔又种田,故取名渔农村。

渔农村

因为渔民们来自四面八方,迁徙频繁,因此村民的姓氏较杂。村内有樊、陈、黄、郭等10多个姓氏,居民风俗习惯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