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冬季,不由怀念起北国风光,尤其是位于黑龙江的哈尔滨,总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气息,令人忍不住要趁着白雪纷飞的季节来到这里。
在我心里,哈尔滨是整个东北地区最有魅力、最洋气的一座城市,它有太多时尚与古典元素,这与网络社交中的“东北印象”是不一样的。
你无法想象,在东北人爱吃铁锅炖、爱吃小烧烤不拘小节的豪迈气势的背后,居然藏着一个人们可能从未在意过的反差。
这个“反差”在哈尔滨形成鲜明对比。 不论是冰雪城市、音乐之城,还是“东方莫斯科”,亦或是“东方小巴黎”,每一个美丽称呼的背后都蕴藏着一座城市的洋气、典雅。
尤其是中央大街,街道两旁和巷尾处处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以及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美得像是一个露天的建筑博物馆,西洋风情弥漫在松花江之畔,足以溶解和颠覆大部分人对东北文化的刻板印象。
也许,你会提醒我——这与哈尔滨的近代历史有关。
1903年东清铁路(后来改为中东铁路、中长铁路等)正式通车运营,作为这条铁路的交通枢纽的哈尔滨,自然而然成为了商业贸易的聚集地。
加之清政府的东北开禁后的移民热潮,使得哈尔滨人口不断增长,国际性商埠的近代城市的雏形日益显现。很快,哈尔滨就成了这条铁路线上最大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之大、商业之繁荣,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外国人的青睐。
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各国建设拔地而起,哈尔滨逐渐洋气起来。中央大街就是那段历史最好的印证。
在哈尔滨建设的萌芽阶段,欧洲最活跃、最大胆的美术家与建筑师们纷纷涌进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从今天的中央大街的建筑、城市的艺术氛围、人们的饮食习惯等我们可以看出俄国人、欧洲人对哈尔滨的影响有多大。
包括后来的中国商人聚居的“老道外”,也仿照欧式建筑物建造出了一片被称为“中华巴洛克”的建筑群。中西文化、中西建筑、中西艺术等共同显化出这座城市生长的年轮。哈尔滨愈发洋气。
但我们都知道,这座这座因铁路而生的城市,实际上也承载了太多伤痛回忆。面对历史,我们不能忘;面对未来,我们必须继续前进。哈尔滨用它自己的方式,将中西文化完美合璧。几乎每一个去过哈尔滨的人都忍不住赞叹:这座城市太洋气了。
哈尔滨的洋气是不分季节的,但冬季的哈尔滨却令人更向往、更着迷。哪怕只是走在雪花纷飞的中央大街上吃一根马迭尔冰棍,也是极为洋气的。
这种洋气完是由周边环境、文化所散发出来的。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不知何处传来的古典音乐,一曲接着一曲,浪漫至极,不愧为“音乐之城”。
而这座城市也是真的愈发充满魅力,在《2021世界旅游城市蓝皮书》发布中,哈尔滨上榜了“世界游客向往的中国城市榜TOP10”(这10座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杭州、南京、天津、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