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最初发表百花文艺出版社同名《丁香结》散文集;文章写于1985年。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表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体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丁香结》一文被选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了丁香的花形,花色,香气以及丁香结给我的感受,引发的联想。
花色是花费笔墨最多的,也是写得最精彩的。
花色有两种,一种是白色,一种是紫色: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作者比较喜爱的应该是白色。开头便写道: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宅院内伸出的丁香宛如含羞少女“探出半树银妆,从墙上窥着行人”,令人流连忘返;而我室外的三株白丁香,更似“檐前积雪”,直映进窗来;外出归来,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下面才透出参差的绿,才见那两扇红窗。大概到了丁香盛开时节,作者眼前便无处不是雪般的丁香。紫色的也美,朦胧的美,宛如帘内美人,美在想像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月光下是朦胧的,微雨中也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
花的形描写就相对简单了许多,因为丁香花本来就小“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多而小,再近些,才能看清是十字状的,小,却不单薄,因为数量多,而且密;再近些,直伸到眼前才看得清楚“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这才是“丁香结”的来历。
丁香独特的香气也让作者十分着迷: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分辨得出——这香气是丁香特有的标志;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这香气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
然而丁香给我的启示并不仅于此,古人常将丁香与愁怨联系在一处,雨中的丁香更是如同化不开的愁思,何以故?从外形看,丁香花如结,寓意心结,情结,总之是需要化解但又常常解不开的心事情怀。
唉,这种事还少吗?于是作者便联想到“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为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人的习气是改变不了的,困境磨难的出现一半是自寻烦恼,一半是因果报应。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文末作者自己找了一个答案,解结是为了使人生不太过于平淡,是的,遇到结的时候愁怨满腹,解开结之后喜气洋洋。是故佛说“烦恼即菩提”,有结才有解,结解开了,人即解脱了。解结的过程便是人修炼、成长、完善的过程。结有大小,解有难易,有的很容易就解开了,有的便很难,这时便需要放下,放大自己的格局,人生除生死外再无大事,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呢?解开如何,解不开又如何?结是结,你是你,风吹雨打花满地,结又何在?
但人生总是充满各种悲欢离合,若离别不悲伤,团圆不欢欣,与草木何异?当悲时悲,当欢时欢,悲欢过后,斯人依然。结便是结,人便是人,事便是事,当解则解,解过便罢。
妄想无边,烦恼无尽,心果安住,结又何在?
结构:先写城里的丁香“使人眼前一亮”“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再写城外校园里的丁香,“最好的是图书馆背面的丁香三角地”,既是最好,当是作者多方比较而来,也是经常流连忘返之所;再写我的窗外的丁香“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再写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由古人的诗句过渡到下一段久立窗前所看到的一柄花蕾“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顺势一转,由丁香结联想到诗句,再扩展到人生感悟:人生的问题恰如这丁香结一样接连不断。
精彩词句:
1、探出半树银妆,从墙上窥着行人:在作者的眼中,丁香便如深宅大院里的千金小姐,养在深闺人未识。
2、校园里的丁香,如单位同事,如教室学生,关系又近了一层,不同于城里人家的,不可以贪看,只能偶遇。校园里的便能常访,能把玩,能反复欣赏,花又多,又美,当然是最好了。
3、窗外的丁香,如好友,如家人,如爱人,与我常相厮守,无时不在,处处怜惜,句句不舍。
4、人生境界至此又高一层:丁香本身就是一个结,让我流连忘返,让我朝思暮想,让我魂牵梦绕,何须去解呢?又何必要解呢?